百词典

《南乡子 夏日游竹隐寺》

时间: 2025-04-26 05:06:13

诗句

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

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

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

旋汲山泉供茗碗,悠飏,风送闲云下石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13

原文展示:

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
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
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
旋汲山泉供茗碗,悠飏,风送闲云下石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藏在竹林中的古老寺庙,青石小径蜿蜒而行,路旁青苔遍布。松树的枝条低垂,轻轻拂动,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清晨的露水湿了衣衫,然而这并不妨碍游兴。缓缓走上回廊,老和尚邀请我进入竹屋。随后,汲取山泉水,泡上一杯茶,悠然自得,微风送来闲云,轻轻飘落在石床上。

注释:

  • 丛篁:竹林。
  • 逶迤:形容小路曲折延伸。
  • 碧藓:青色的苔藓。
  • :帷帘,指松枝。
  • 苍凉:形容环境的清冷和孤寂。
  • 清露:清晨的露水。
  • 缓步:慢慢地走。
  • 回廊:环绕建筑的走廊。
  • 老衲:年长的和尚。
  • 竹房:用竹子搭建的房屋。
  • 悠飏:轻松飘荡的样子。
  • 闲云:悠闲的云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文盛,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佛教思想为主题,具有清新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他的诗歌往往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日,作者游览竹隐寺,受到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静谧之美的感受,以及对清幽生活的向往。明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常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夏日游竹隐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在古寺游玩的所见所感。开篇以“古寺隐丛篁”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石径、青苔、松枝等自然景物,展示了环境的苍凉和清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感。诗中“清露沾衣湿不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包容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

在进入竹房的场景时,诗人通过“老衲相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亲切,给人一种归属感。最后的茶水与闲云,象征着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隐丛篁:古老的寺庙隐藏在竹林中,表现了宁静和隐秘的气氛。
  2. 石径逶迤碧藓荒:小路蜿蜒曲折,周围长满青苔,渲染了环境的原始与古朴。
  3. 夹道松枝低拂幰:松树的枝条低垂,轻轻拂动,给人一种自然亲近的感觉。
  4. 苍凉:这词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5. 清露沾衣湿不妨:清晨露水打湿了衣服,但这并不妨碍游玩的心情,表现出一种洒脱。
  6. 缓步上回廊:慢慢走上回廊,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
  7. 老衲相邀入竹房:老和尚邀请进入竹屋,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8. 旋汲山泉供茗碗:汲取山泉水泡茶,体现出对自然的依赖与享受。
  9. 悠飏,风送闲云下石床:轻松愉快,微风送来闲云,呈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情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寺与丛篁相结合,营造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拟人:松枝的低拂,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如“清露沾衣湿不妨”与“风送闲云下石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寺: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2. 竹林:代表着纯洁与自然的和谐。
  3. 松枝: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4. 清露:象征着清新和自然的滋润。
  5. 山泉:代表着纯净与生命的源泉。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清幽的环境,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寺隐丛篁”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现代都市
    B. 隐秘的古老寺庙
    C. 繁华的集市

  2. “清露沾衣湿不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对环境的不满
    B. 对自然亲近的态度
    C. 对生活的厌倦

  3. 诗中“老衲相邀入竹房”意图表达什么?
    A. 对宗教的批判
    B.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C. 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骆文盛的《南乡子 夏日游竹隐寺》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骆文盛侧重于夏日的清幽与安静,而王维则通过山居的秋意表现出一种深远的哲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明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至道宫云巢轩 题桃源图 题龙首图 题鹤林丈室用俞紫薇韵 题朝阳洞中 桃花 唐园 所见 宿龙泉寺 宿接待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古蟾 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赍志而殁 全备 页字旁的字 荆棘载途 争荣夸耀 卤字旁的字 否结尾的成语 谪窜 包含探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血肉相联 艮字旁的字 一体知照 万里一息 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邪地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