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3
旋中闻雁
作者:骆文盛 〔明代〕
西风鸿雁惜离群,
露下天高仿佛闻。
方讶北来冲远塞,
忽惊南去入寒云。
千山落叶还秋杪,
一卷残书且夜分。
无那余音更嘹亮,
倚楼乡思益纷纷。
在西风中,鸿雁似乎在为离群而感到惋惜,
露水下的天空高远,似乎能听到它们的叫声。
我刚刚诧异北方的雁阵冲向遥远的边塞,
忽然又惊见它们南飞入寒冷的云中。
千山的落叶已然是深秋的末期,
一卷残书正好在夜深时分。
那余音更是嘹亮动人,
我倚楼而望,乡思愈发纷乱。
作者介绍:骆文盛,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以情感丰富、意象鲜明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感受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其时国家政治动荡,作者可能因离家远游而生乡愁。鸿雁的迁徙成为其情感寄托,反映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旋中闻雁》以鸿雁为引子,描绘了秋日肃杀的景象与作者心中的乡愁。开篇以“西风鸿雁惜离群”引入,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鸿雁则是迁徙季节的代表,二者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悲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露下天高仿佛闻”表现出对鸿雁叫声的感知,似乎在那遥远的天际中,鸿雁的声音唤起了他内心的思绪。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千山落叶还秋杪”描绘了秋天的特征,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接着的“一卷残书且夜分”,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识的渴求,似乎在夜色中思索着人生的意义。而最后两句“无那余音更嘹亮,倚楼乡思益纷纷”,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余音的嘹亮与乡思的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情感在此达到顶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表现了对离别、乡愁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鸿雁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千山落叶”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