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13
晚泊
作者:杜牧
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
乱烟迷野岸,独鸟出中流。
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
傥无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舟船停靠在渡口的情景。湿润的帆布在微风中摇曳,船只停靠于渡头,诗人感到一阵宁静。远处的烟雾迷蒙了荒野的岸边,一只孤鸟在水面上飞翔。船篷里飘荡着对故乡的梦境,而江风却阻挡了秋天的暮色。若是没有身外的琐事,我愿意在这扁舟上安静地老去。
杜牧的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江边景象与许多古代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孤寂感相似,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地方官吏。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题材,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杜牧的晚年,可能是在他出游时的所见所感。晚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杜牧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常常融入诗中。
《晚泊》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让读者仿佛看到了在雨后、秋天的江边,船只悠然停靠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乱烟迷野岸,独鸟出中流”,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索。这里的“独鸟”象征着诗人孤身一人,游离于世俗之外。
“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深度,雨水和秋风使得思乡的梦更加浓厚,而江风又带来了一丝凉意,象征着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往的缅怀。最后一句“傥无身外事,甘老向扁舟”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杂事物的厌倦,向往一种归隐的生活。这种淡泊的心态,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理想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乡土的眷恋。
诗词测试:
杜牧的《晚泊》是哪一代的诗人所作?
诗中“独鸟出中流”中的“独鸟”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甘老向扁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牧的《晚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内心情感,但杜牧更偏向于表达隐逸的愿望,而王维则更注重于描绘山水之美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