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罢归呈同官 其一》

时间: 2025-04-25 02:19:03

诗句

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烟来。

赋少畬田熟,徭归驿路开。

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

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19:03

原文展示

罢归呈同官 其一
张孝祥 〔宋代〕

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烟来。
赋少畬田熟,徭归驿路开。
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
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

白话文翻译

去年秋天七月,我因感染瘴气而归。
田地虽已熟稔,归程却因徭役而显得艰辛。
皇恩普洒如雨露,我却独自回到乡村的荒草中。
想象中山中的乐趣,鞋底踏在青苔上,留下参差不齐的足迹。

注释

  • 瘴烟:指一种因湿气和毒气而生的疾病,常见于南方地区。
  • 赋少:赋:指田地的收成;少:少量。意为收成不多。
  • 畬田:一种耕作的田地。
  • :指徭役,民间劳作。
  • 蒿莱:指荒草,象征归乡后的凋零和孤独。
  • 屐齿苔:屐是木屐,齿是鞋底。形容行走在苔藓上。

典故解析

  • 山中趣:指山中生活的悠然自得,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禾,号湘山,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1150年,卒年不详。他以词名扬,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孝祥因病归乡的经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繁复人事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罢归”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归乡的心情。诗的开头以“去年秋七月”交代时间,带有一种怀旧的情怀,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提到因“瘴烟”而归,暗示了他在官场生活中的艰辛和不顺。虽然田地丰收,但他却因为徭役而感到归途的艰难,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在“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一句中,诗人强调了对皇恩的感激,但同时也表现出他回归故土时的孤独与凄凉。这一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最后一句“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渴望逃离繁杂的人世,回归到山林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现实的感叹,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烟来

    • 讲述了时间和归乡的原因,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
  2. 赋少畬田熟,徭归驿路开

    • 尽管田地丰收,但归途因劳役而显得沉重,反映了现实的矛盾。
  3. 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

    • 感激皇恩,但孤独的归乡路使得感激之情显得苍白。
  4. 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

    • 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心灵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比:丰收与孤独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 意象:通过“屐齿苔”描绘自然之美,展现出隐逸生活的魅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归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瘴烟:象征着官场的腐化与病痛。
  • 蒿莱:象征归乡后的荒凉与孤独。
  • 屐齿苔: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而归乡? A. 瘴烟
    B. 田地丰收
    C. 皇恩

  2. 诗中提到的“上恩均雨露”指的是什么?
    A. 皇上的恩惠
    B. 大自然的滋润
    C. 朋友的帮助

  3. 诗人的归乡感受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世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张孝祥《罢归呈同官 其一》王维《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张孝祥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而王维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诗词集《宋词三百首》
  • 研究文章《宋代诗人张孝祥的诗歌风格研究》

相关查询

住京寄同志 短歌 公子行二首 古兴 燕台二首 杂曲歌辞。空城雀 相和歌辞。乌夜啼 相和歌辞。杂怨三首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横吹曲辞。长安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冰天雪窑 飘萍断梗 窟笼 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刀字旁的字 鹭朋鸥侣 革字旁的字 制劫 香表 残暴不仁 章句小儒 远涉重洋 四点底的字 和气生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