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25
湘月
作者: 项鸿祚
绳河一雁,带微云澹月,吹堕秋影。
风约疏钟,似唤我同醉寺桥烟景。
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
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
乘兴欲叩禅关,残萤几点,风寒星不定。
清夜湖山,肯付与词客闲来消领?
跨鹤天高,盟鸥缘浅,心事塘蒲冷。
朔风狂啸,满林宿鸟都醒。
一只大雁飞过绳河,带着淡淡的云和明月,吹落了秋天的影子。
微风轻拂,钟声稀疏,仿佛在召唤我与醉意相伴,欣赏寺桥的烟景。
黄叶纷纷落下,红尘的梦已断,中间有檀木小径。
清澈的水面上,诗的愁绪浩荡千顷。
我乘兴想去敲响禅关,残留的萤火虫几点,风寒星光摇曳不定。
在这清静的夜晚湖山,愿意与词客们分享我闲适的时光吗?
我骑鹤飞向天高,信鸥的缘分浅薄,心事如塘边的蒲草般冷淡。
北风狂啸,满林的栖鸟都已惊醒。
作者介绍:项鸿祚(约1640-1700),清代诗人,字季舫,号青山,晚号南山,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清朝初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忧虑与思考,借景抒情。
《湘月》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秋夜的河边,借助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开头的“绳河一雁”引出秋天的意境,既传达了孤独的感受,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微云澹月”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夜景,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黄叶声多,红尘梦断”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仿佛在说生活的无常。后面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似乎在这浩瀚的水面上映射出他的心绪。
最后几句“清夜湖山,肯付与词客闲来消领?”展示了诗人对交流和共鸣的渴望,想要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而结尾的“北风狂啸,满林宿鸟都醒”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反思与生命的觉醒。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思,同时也传递了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了孤独、思索与渴望交流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绳河一雁”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友情
“残萤几点”中的“残萤”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过去的回忆
C. 自然的美
诗人希望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思考与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