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10
水龙吟 其十二 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原文展示: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夜入蔡州城里。问官军果谁堪比。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寒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更须持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白话文翻译:
元英燕舞过瑶台,玉妃的花钿满地散落。山川幻化成景,剡溪的梁苑,齐国的宫殿和郢地的风光。那半点瑕疵毫无,圆珠和琼玉般的完美。任由谢家的儿女,在庭前争奇斗艳,像盐空撒下的雪絮在风中飞舞。夜晚走入蔡州的城中,问问官兵究竟谁堪与之相媲美。饮着羔羊,烹饪凤凰,众宾欢笑,随意聊天。寒冷耸立的玉楼,冻得金井也在呜咽,诉说着公家的诗史。更应该举起大白酒,纵情高歌黄竹曲,庆祝丰年的喜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季白,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作品以清丽、婉约见长。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风格独特,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辛亥年,正值北宋与南宋历史交替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宴会的欢愉与美好,表达对和平丰年、安宁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水龙吟 其十二》以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欢愉与美好的宴会场景。诗的开头以“元英燕罢瑶台”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仙女在瑶台上翩翩起舞。接着“玉妃满地花钿委”一语,更是营造出一种华美的场景,充满了贵族的奢华与优雅。
整首诗以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人物描写为主线,表达了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年轻人之间的争奇斗艳,展现出一种青春活力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在宴会的描绘中,诗人将饮食与欢笑结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友好。“问官军果谁堪比”,反映出对士人风采的钦佩与赞美,进一步提升了诗的层次感。
最后,诗人以“更须持大白,浩歌黄竹”为结尾,强调了庆祝丰年的重要性,传达出希望与祝福。整首词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华丽,更蕴含了对生活美好的深切期待与感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宴会为线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人们在欢乐中相聚的美好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丰年的期待。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李曾伯的《水龙吟 其十二》描述的是哪种场景?
A. 战争
B. 宴会
C. 旅行
D. 学习
诗中的“元英燕罢瑶台”意指什么?
A. 仙女的舞蹈
B. 春天的到来
C. 战争的结束
D. 学习的完成
“饮羔烹凤”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欢乐
C. 惆怅
D. 怀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水龙吟 其十二》与李清照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均以“水龙吟”为题,前者描绘宴会的欢愉,后者则表现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前者欢快、轻松,后者则显得深沉、感伤,展现了南宋时期词人的不同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