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3:08
巍楼耸立千仞壁,
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
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
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
生阅曹刘几成败。
当时徙倚落日边,
岂计嘉名镇长在。
高谈犹想四座惊,
好语意得由天成。
景升逝矣建安往,
岂浊斯足清斯缨。
今朝我与群贤集,
负景还能类前日。
斯楼者天台公,
扬厉其谁会椽笔。
嗟今视昔后视今,
君子思远而忧深。
运方济泰月在临,
有如此水舟同心。
芳名起日炳若揭,
老子婆娑众宾悦。
这座巍峨的大楼高耸入云,
在壮丽的楚地景观中,尤为突出。
一条苍龙在空中翱翔,
俯瞰着七海与大地。
远处的平原上,展现出一幅幅美景,
气势如虹,压倒东西两州。
仲宣楼包容了天地的浩瀚,
让人见证了曹操与刘备的兴衰。
那时我倚靠在夕阳下,
怎会在意名声是否长久。
高谈阔论仍令四座惊愕,
美妙的言辞自是天成。
时光如流水,建安已逝,
岂能让浑浊之物玷污清白的名声。
今天我与众贤士齐聚,
共同回忆那前日的盛景。
这座楼是天台的典范,
谁能与之相媲美?
唉,如今回望过去,再看现在,
君子思虑深远,忧愁重重。
运势正好,明月在临,
愿与大家同舟共济。
美名如日中天,
众人欢悦如同李白的舞姿。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场景。
此诗作于仲宣楼落成之际,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楼宇壮丽的赞美,回顾历史人物的兴衰,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与壮丽景观的诗作。诗中开篇就以“巍楼耸立千仞壁”描绘出仲宣楼的宏伟,接着通过“苍龙夭矫出一头”展现其气势磅礴,似乎在向游人诉说着自己的辉煌历史。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反思历史的成败,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忧虑。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与群贤共聚,重温往事,显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诗中“君子思远而忧深”,不仅是对自身的鞭策,也是一种对后人寄寓的深切期望。整体而言,诗歌不仅描绘了一座壮丽的建筑,更通过历史与时间的交错,唤起了读者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仲宣楼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提到的“苍龙”象征什么?
A. 力量
B. 和平
C. 知识
答案:A
“巍楼耸立千仞壁”中“千仞”最能表达什么?
A. 低矮
B. 高大
C. 短暂
答案:B
诗中“君子思远而忧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虑
B. 快乐
C. 无所谓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