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3:53
和水竹梅烛韵
南枝肯领众芳随,一占冠名在处知。
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南边的梅花肯定能引领众花一起盛开,梅花的芳香无处不在。暗中探寻梅香,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最终还是要用红蜡烛来映衬她那轻柔的肌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纯洁,常被用作高洁品格的象征,尤其在冬春之交开放时更显其傲雪的姿态。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国华,号楚江,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致,表达情感,尤其擅长梅花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在此时通过梅花的描写,借以表达对自然美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头两句以“南枝肯领众芳随”引入,展示了梅花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暗示着它的美丽和芳香对其他花朵的引领作用。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写梅花的外在美,更在表达梅花的内在品质,强调其在百花中的核心地位。
接下来的“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则转向了对梅花香气的探索,显示出一种细腻而私密的情感,仿佛是在说,梅花的香味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在这部分,蜡烛的意象也被引入,红蜡烛代表着温暖与光明,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之美。
整首诗在形式上较为工整,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情感的寄托,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诗中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通过对其美丽和香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枝”指的是哪个花种?
A. 桃花
B. 梅花
C. 牡丹
D. 菊花
“绛蜡”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冷静
B. 温暖与光明
C. 伤感
D. 迷失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一种自然现象?
A. 夏天的风景
B. 梅花的开放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