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2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28:47
少时已感韩子诗,东西南北俱欲往。
新年尤觉此语悲,恨无羽翼超惚恍。
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
此忧难与世共知,忆子论心更惆怅。
小时候就感受到韩子的诗意,四处游历的愿望在心中不断升起。新年到来时,这种感受尤为悲伤,恨自己没有羽翼可以凌空飞翔。内心的痛苦几乎要将我的身体撕裂,泪水不由自主地滴落在衣巾上。这种忧愁难以与世人分享,回忆起与子谈心的时光,更使我感到惆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哲学家。他以改革著称,被称为“王荆公”。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寄孙》写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心中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寄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王安石通过对自己年轻时的回忆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惆怅。诗的开头提到“少时已感韩子诗”,引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向往,这里不仅是对文学的致敬,更是对过去的追忆。接下来的“新年尤觉此语悲”,则将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氛围结合在一起,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全诗情感真挚,尤其是“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形象地描绘出他因思念而流泪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最后两句“此忧难与世共知,忆子论心更惆怅”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孤独感结合,突出内心的无法诉说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反映了王安石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友情及自由的渴望与无奈。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韩子诗”指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恨无羽翼超惚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诗中提到“此忧难与世共知”,这说明诗人有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