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示宝觉》

时间: 2025-05-02 04:01:02

诗句

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

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

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1:02

原文展示:

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
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
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白话文翻译:

宿夜的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带着些许烦闷,早晨的云彩轻轻环绕着清新的天空。
细细的柳条在风中轻柔地摇曳,鲜艳的红莲在水面上显得格外美丽。
我静静地躺着,心中似乎有些思念,难道在荒凉的地方就没有乐趣吗?
一位幽静的人恰好路过我身边,我们一起走到墙边的阴凉小径上。

注释:

  • 宿雨:昨夜的雨。
  • 转歊烦:停止后空气的烦闷。
  • 朝云:早晨的云彩。
  • 拥清迥:环绕着清亮的天空。
  • 萧萧:形容风吹柳条的声音和状态。
  • 碧柳软:形容柳树的柔软和青翠。
  • 脉脉:形容红莲的细腻和美丽。
  • 默卧如有怀:静静躺着,心中似有所思。
  • 荒乘岂无兴:在荒凉的地方难道就没有乐趣吗?
  • 幽人:指心灵宁静的人。
  • 墙阴径:指墙边的阴凉小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上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政论诗见长。王安石提倡“诗歌应为时政服务”的观点,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推动新法。

创作背景:
《示宝觉》创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抒发。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虑与宁静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示宝觉》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生哲思的诗。王安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宿雨后的清晨景象,诗的开头“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便让人感受到那种从雨后转晴的轻松与清新。诗人在此刻不仅观察自然的变化,同时也在细细品味内心的感受。

接下来的“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则通过对柳树和红莲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柔美。这里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柳软情柔,红蕖娇艳,似乎在传达一种温柔的情怀。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这句则是诗人的自省与反思。面对荒凉的环境,诗人思考着人生的乐趣,暗示着即便在荒凉之处,心中依然能找到乐趣和思考的空间。最后一句“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则是诗人对友谊的向往与珍视,表达了在幽静的环境中与友人共享时光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感受,表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宿雨转歊烦

    • 描述昨夜的雨已经停止,空气中却仍有些许烦闷,表现一种不安的情绪。
  2. 朝云拥清迥

    • 早晨的云彩环绕着清澈的天空,描绘了清晨美好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3. 萧萧碧柳软

    • 细细的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柔美和脆弱。
  4. 脉脉红蕖靓

    • 鲜艳的红莲在水面上显得格外美丽,体现了自然的色彩之美和生机。
  5. 默卧如有怀

    • 诗人静静地躺着,心中似乎有些思念,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6. 荒乘岂无兴

    • 在荒凉的环境中,诗人反思是否真的没有乐趣,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7. 幽人适过我

    • 一位幽静的人经过,暗示着友谊的偶然与珍贵。
  8. 共取墙阴径

    • 共同走向墙边的阴凉小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心灵的感受。
  • 拟人:柳条的柔软与风的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反思,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在自然中寻找乐趣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净与新生。
  • :代表着变化与灵动。
  • :象征着柔美与生命的脆弱。
  • 红蕖: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墙阴径:代表着宁静与友谊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宿雨转歊烦”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 A. 高兴
    • B. 烦闷
    • C. 平静
  2. 诗中的“脉脉红蕖靓”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柳树
    • B. 红莲
    • C. 云彩
  3. 诗人最终与谁一起走向墙阴径?

    • A. 自己
    • B. 幽人
    • C. 家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示宝觉》和李白的《静夜思》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表达。王安石更偏重于细腻的描写与哲思,而李白则在抒情上更为直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献衷心 献衷心 梅子黄时雨 题听雨图 梅子黄时雨二首 其二 梅子黄时雨二首 其一 梅子黄时雨 本意 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雨 立夏前一日 梅子黄时雨 横溪阁,用玉田韵 梅子黄时雨 梅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恃明 膏泽脂香 耳字旁的字 怨天尤人 修检 包含莲的词语有哪些 僧伽梨 讲信修睦 秃宝盖的字 言字旁的字 七死八活 目无三尺 心字底的字 甘字旁的字 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茹痛含辛 松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