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4:46:05

诗句

平林织,荷斧几经过。

重向蕲阳山下去,一绳幽径入云多。

犹唱铁樵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6:05

诗词名称: 忆江南 其三

作者: 冯煦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平林织,荷斧几经过。重向蕲阳山下去,一绳幽径入云多。犹唱铁樵歌。

白话文翻译:

在平坦的林间,交织着片片树林,几乎没有人经过。再次向蕲阳山下走去,沿着一条幽静的小路,直通云端。依然唱着铁樵的歌谣。

注释:

  • 平林:指平坦的树林。
  • 荷斧:意思是扛着斧头的樵夫。
  • 蕲阳:地名,指蕲阳山,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 一绳幽径:形容小路幽静且狭窄,如同一条绳索。
  • 铁樵歌:指樵夫所唱的歌,通常描述劳动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受到了前人如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忆江南》系列诗作是冯煦对南方水乡的怀念,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诗人通过对江南的赞美,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江南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开头“平林织”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安静、和谐的田园风光,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接着“荷斧几经过”,则暗示了人迹罕至的宁静,似乎在描绘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蕲阳山作为地名的出现,不仅让人联想到江南的地理特征,也带有一种乡愁的情感。

“一绳幽径入云多”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高远的天空,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小路的幽静与高远的云雾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最后一句“犹唱铁樵歌”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的深厚感情,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生活的真实,仿佛在叙述一个关于归属感和理想生活的故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林织:描绘了平坦林间的景象,表达了宁静的氛围。
  2. 荷斧几经过:暗示人迹罕至,突显自然的安静。
  3. 重向蕲阳山下去:再次提及蕲阳,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4. 一绳幽径入云多:小路的幽深与迷人,象征着探索与向往。
  5. 犹唱铁樵歌: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平林织”和“荷斧几经过”,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小路比作“绳”,形象生动。
  • 意象:如“云”、“歌”,都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自然风光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劳动者的敬意,传达了温暖而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林: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
  • 荷斧:代表劳动者的辛勤与坚韧。
  • 幽径:象征隐秘与探索的旅程。
  • 铁樵歌:体现了对劳动生活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平林织”中的“织”有何含义? A) 织布 B) 交错、交织 C) 编织 答案:B

  2. 蕲阳山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忧愁 B) 故乡和思念 C) 财富 答案:B

  3. “犹唱铁樵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劳动的厌倦 B) 对劳动者的尊敬和向往 C) 对歌唱的喜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江南好》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江南景色,情感基调更为柔美;而《忆江南 其三》则更关注于劳动者的生活。
  • 《江南好》:同样表达了对江南的赞美,风格更加婉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江南文化概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云母泉诗 咏史十一首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春游吟 寄赵七侍御 杂诗六首 海上生明月(科试) 春行即兴 吊古战场文 清商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优游不断 丶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功狗功人 孤军深入 車字旁的字 零光片羽 考辰 温差电偶 貌似有理 捏一把汗 知难而行 十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