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17
白鹤海上来,毛羽自珍惜。
岂为饮啄谋,下争鸡鹜食。
远势待盘空,奋飞终有力。
一旦拘樊笼,难振九霄翮。
主人眷顾深,珍重异凡禽。
安羡乘轩贵,羞为铩羽吟。
铩羽尔忽悲,一举自千里。
所望附青云,声闻从此始。
我为嘲鹤歌,嗟尔久寂寞。
嘲鹤且自嘲,我亦不舞鹤。
白鹤从海上飞来,它的羽毛自有珍贵之处。
难道是为了饮食而争抢,像那些鸡鸭一样?
远远的姿态期待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奋力飞翔终究有力气。
一旦被囚禁在牢笼之中,
就难以振翅高飞,冲向九霄。
主人深深眷顾,珍重这异类的鸟儿。
何必羡慕那些乘坐高车的贵人,
羞于为这羽毛折断而哀鸣。
羽毛折断让人悲伤,一飞便能千里。
希望寄托在青云之上,声名从此开始。
我为嘲鹤而歌,感叹你我都太寂寞。
嘲鹤的同时也在自嘲,我也不再舞翩翩的鹤。
潘曾玮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具有浓厚的个性。
《嘲鹤篇》写于作者生涯的某一阶段,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渴望。在当时社会政治环境下,许多文人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潘曾玮通过鹤的意象表达了这种心态。
《嘲鹤篇呈少荃中丞》通过描写白鹤的高洁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价值观的深刻思考。诗中,白鹤象征着高尚与追求,而诗人则借助鹤的形象,将自身的遭遇与情感隐喻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白鹤自海上而来,象征着清新与独立,然而被囚禁在樊笼中,暗示了理想的破灭与现实的压迫。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鹤的高飞与自由,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自我反省与嘲讽,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嘲。诗人以鹤自嘲,表明他也感受到被现实束缚的痛苦,尽管心中仍抱有对理想的追求,但却无奈于无法实现的困境。
全诗的情感基调在于一种孤独和失落,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渴望。通过对鹤的描绘,潘曾玮不仅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更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高洁的白鹤象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通过对鹤的嘲讽,诗人不仅在自我反省,也对现实的束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白鹤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樊笼”象征着什么?
诗人为何感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