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3:11
漂泊天涯怎了。秋雨秋风偏早。中泽频年,上林何处,忍再重提泥爪。声声云表。还突过蝉哀蛩悄。肯替稻梁计较。海思云愁多少。题字皆残,挥先亦涩,试问和谁吟眺。如何是好。听鹃后添番烦恼。
在远方漂泊的我,该如何是好?秋雨和秋风来得太早了。多年在这片平原,不知上林的美景在哪里,怎能忍心再提及那泥泞的爪痕?一声声在云端传来。蝉鸣和蟋蟀的哀鸣在耳边轻轻响起。是否还在为那稻谷和粮食计较?我心中有多少对海的思念与愁苦?字句已经残缺,挥毫时也显得生涩,不知该和谁一起吟唱观景?这该如何是好?听了杜鹃的鸣叫,心中的烦恼又添了许多。
作者介绍:章钰,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事情感为主题,语言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漂泊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这首《剔银灯·闻雁》描绘了诗人在秋雨秋风中孤独漂泊的情景,秋天的到来让他倍感无奈,内心的愁绪愈发沉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人善于用意象,秋雨、云声、蝉鸣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好的氛围。
特别是“声声云表”一句,意象朦胧而意味深远,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中反复提及的“稻梁”和“海思”,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真挚流露。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泥爪”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艰难与困扰 C. 自然景象
“海思云愁”中的“海”主要指什么? A. 大海 B. 思乡之情 C. 生活的烦恼
诗中提到的“秋雨秋风”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温暖 B. 无奈与感伤 C. 欢乐
《剔银灯·闻雁》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对人生命运深刻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