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2:22
醉桃源
作者:秦观 〔宋代〕
碧天如水月如眉。
城头银漏迟。
绿波风动画船移。
娇羞初见时。
银烛暗,翠帘垂。
芳心两自知。
楚台魂断晓云飞。
幽欢难再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碧蓝的天空如同清澈的水,明月如同少女的眉毛。城头的时间流逝缓慢,银色的漏壶滴答作响。轻风拂过,绿波荡漾,划动着小船。正是那娇羞的初次相见。烛光渐暗,翠色的窗帘垂下,心中的情愫彼此都已了解。楚台的梦断在清晨的云彩飞散中,那幽静的欢愉再也难以重聚。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淇上,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清丽、婉约著称,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秦观生活在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醉桃源》创作于晚唐五代时期,受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既有个人的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爱情的理想化追求。
《醉桃源》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展现了秦观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来衬托个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初恋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开篇“碧天如水月如眉”就以清新的比喻吸引读者,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氛围。
诗中的意象丰富,绿色的波浪与轻风交织,形成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令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银烛与翠帘的描写,暗示着一种朦胧的情感世界,增强了诗的浪漫气息。尤其是“芳心两自知”一句,表达了恋人之间默契的情感,让人感受到那些不言而喻的心灵相通。
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惆怅。“楚台魂断”一语,揭示了美好爱情的脆弱与无常,令人心痛。结尾的“幽欢难再期”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现出对过去幸福时光的无尽怀念与难以再现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极具美感,内容上更是深刻,体现了秦观对人生、爱情的独特理解,成为古典诗词中令人铭记的一笔。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爱情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情感细腻而深刻,既有对初恋的甜美回忆,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惋惜,体现了秦观对爱情和人生的独特思考。
“碧天如水月如眉”中“如”字的用法是什么?
诗中“银烛暗,翠帘垂”表现了什么情感?
“楚台魂断”的“楚台”指的是什么?
李白《月下独酌》与秦观《醉桃源》在对月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强调孤独与对酒的畅快,而秦观则是对爱情的怀念与柔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