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0:10
游龙门山次程公韵
作者:秦观 〔宋代〕
路转横塘入乱峰,
遍寻萧洒兴无穷。
楼台特起喧卑外,
村落随生指点中。
溪傍五云清逗玉,
松分八面翠成宫。
归途父老欣相语,
今日程公昔谢公。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龙门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从横塘小路转入了错落有致的山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兴致和遐想。远处的楼台在平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喧嚣,而村落则在作者的指引下展现出生活的气息。溪水旁的五朵白云在阳光下清澈如玉,松树从四面八方聚拢,宛如一座翠绿的宫殿。归途时,乡里的老人们欢快地与我交谈,感慨今天的游览让人想起了陈年的谢公。
作者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北宋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细腻。他的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以自然景物描写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秦观游历龙门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山水的美丽,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游龙门山次程公韵》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山水诗,展现了秦观作为北宋词人的灵动与细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心境开阔的情感。在诗的开头,诗人以“路转横塘入乱峰”引入,展现了山路的曲折和山峰的错落,暗示了一种探索的乐趣和对未知的期待。
接下来的“遍寻萧洒兴无穷”,表达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兴致和对自然的热爱。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描绘了远处楼台的喧嚣与村落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溪水的清澈与松树的苍翠形成了生动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结尾处,诗人通过与乡人交谈,体现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珍惜。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溪傍五云清逗玉”),拟人(如“村落随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秦观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观?
A. 沙漠
B. 山水
C. 城市
D. 海洋
“溪傍五云清逗玉”中“逗玉”意指什么?
A. 清澈如玉
B. 玉石
C. 珍珠
D. 碧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山居秋暝》 - 王维
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饮酒》 - 陶渊明
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对比:
以上资料可供深入了解秦观及其作品的背景、风格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