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2:15
原文展示:
沁园春
秦观 〔宋代〕
暖日高城,东风旧侣,共约寻芳。
正南浦春回,东冈寒退,粼粼鸭绿,袅袅鹅黄。
柳下观鱼,沙边听鸟,坐久时生杜若香。
绮陌上,见踏青挑菜,游女成行。
人间今古堪伤。春草春花梦几场。
忆淮海当年,英豪满座,词翻鲍谢,字压钟王。
今日重来,昔人何在,把笔兰皋思欲狂。
对丽景,且莫思往事,一醉斜阳。
白话文翻译:
暖和的阳光照耀着高耸的城墙,东风拂面,旧日的朋友相约共赴春游。正南岸春回大地,东岗的寒气已经退去,湖水泛起粼粼波光,岸边的黄鹅轻轻摇曳。
在柳树下观赏游鱼,沙滩边倾听鸟鸣,坐久了自然有杜若的清香。
在美丽的道路上,看到踏青的姑娘们挑菜成行。
人间的今古真令人伤感,春草春花中梦境几多。
回忆淮海的往昔,英豪满座,辞赋比鲍谢更出色,笔墨压过钟王。
如今重返此地,昔日的朋友何在?不禁提笔追忆,思绪欲狂。
面对美景,暂且不要思念往事,喝一杯酒,在斜阳下醉倒。
注释:
- 暖日: 温暖的阳光。
- 高城: 高大的城墙或城堡。
- 寻芳: 寻找花香,指春游赏花。
- 粼粼: 水波荡漾的样子,形容水面闪烁的光。
- 杜若: 一种香草,常用于形容清香。
- 踏青: 春季外出游玩,赏花踏青。
典故解析:
- 鲍谢: 指鲍照和谢灵运,二人都是南朝著名的诗人,代表着才华横溢的文人。
- 钟王: 指钟期与王子猷,钟期是著名的琴师,王子猷是其知音,象征着音乐和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清丽婉约,常以抒情见长,受到后人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
《沁园春》的创作背景与春天的美景、怀旧的情感密切相关,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沁园春》是秦观在春天游览时写的词,展现了春光明媚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暖日高城”描绘了春日的温暖,紧接着以“东风旧侣”引入与旧友相约的情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温情。后半部分则在回忆与感慨中流露出对往昔英才的追忆与感叹,表现了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最后一句“一醉斜阳”则表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试图在醉酒中忘却往事,体现了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暖日高城: 描绘春日的阳光照耀着高大的城墙,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东风旧侣,共约寻芳: 提到与老朋友一起春游,表达友情的温馨。
- 正南浦春回,东冈寒退: 描绘春天回归,寒冷退去的自然景象。
- 粼粼鸭绿,袅袅鹅黄: 水面波光粼粼,鹅黄的身影轻轻摇曳,富有春意。
- 柳下观鱼,沙边听鸟: 描绘静谧的自然环境,增添诗的悠闲气氛。
- 坐久时生杜若香: 久坐引起杜若的香气,表现自然的芬芳。
- 绮陌上,见踏青挑菜,游女成行: 描述春天踏青的景象,展现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
- 人间今古堪伤: 叹息人世间的沧桑,感慨无常。
- 春草春花梦几场: 反思春天的梦境与现实,隐含伤感。
- 忆淮海当年,英豪满座: 回忆过去的英才云集,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 今日重来,昔人何在: 现今重回旧地,感叹昔日朋友已不在,增添离愁别绪。
- 把笔兰皋思欲狂: 提笔书写,情思激荡,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对丽景,且莫思往事: 面对美景,劝自己不要再思念过去。
- 一醉斜阳: 在夕阳下饮酒,表达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春草春花”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增强了诗的感伤情绪。
- 拟人: “柳下观鱼,沙边听鸟”,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提升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旧友的追忆与当下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传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暖日: 代表温暖与生机,象征春天的来临。
- 高城: 象征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积淀。
- 鸭绿与鹅黄: 水面与岸边的色彩,象征春天的生机。
- 杜若香: 代表自然的芬芳,象征美好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东风旧侣”指的是什么?
A. 旧朋友
B. 新朋友
C. 亲人
D. 陌生人
-
填空题: 诗中“今日重来,昔人何在”表达了对__的感慨。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春草春花梦几场”是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对/错)
答案:
- A. 旧朋友
- 过去
- 错(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感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经典作品,以春天的江景描绘春意盎然。
- 《如梦令》: 李清照的词作,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沁园春》: 两者均以春天为背景,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沁园春》则更多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回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与鉴赏》
- 《秦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