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2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25:00
和韦侍御寓直对雨
作者:钱起
名贯四科首,班宜二妙齐。
如何厌白简,未得步金闺。
寓直晦秋雨,吟馀闻远鸡。
漏声过旦冷,云色向窗低。
谁谓霄汉近,翻嗟心事暌。
兰滋人未握,霜晓鹗还栖。
伫见田郎字,亲劳御笔题。
这首诗的开头提到作者在诗文科举中名声显赫,与班固、扬雄等人相提并论。然而,诗人却因不满于白纸黑字的简陋,未能踏入金色的闺房。正值秋雨绵绵之际,吟诵之余,远处传来鸡鸣声。漏水声在寒冷的清晨响起,窗外云彩低垂。谁说天上的星汉近在咫尺,反而令人感到心事重重,难以释怀。兰花的芬芳尚未传递到人间,霜晨时分,鹗鸟依旧栖息。静静地,我看到了田郎的字迹,亲手劳烦了御笔为其题名。
作者介绍:钱起(约 708-765),字仲明,号清溪,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雨绵绵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在寓所对雨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钱起此时可能身处官场,感到诸多无奈,因此情感深沉且复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阴雨绵绵的秋天里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两句,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的名声,但内心却感到不满,暗示了对功名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寂静的秋雨环境,漏水声和鸡鸣声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
“谁谓霄汉近,翻嗟心事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慨,虽然看似天空近在咫尺,但内心的忧虑却让人感到遥不可及。最后两句提到兰花和田郎,似乎在寄托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深邃而美丽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苍凉的意境。比如“霄汉近”与“心事暌”的对比,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融入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清新的诗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钱起的《和韦侍御寓直对雨》诗中提到的“白简”是指:
A. 简陋的文章
B. 高贵的文采
C. 诗歌的题材
D. 科举的内容
“漏声过旦冷”中“漏声”指的是:
A. 水滴声
B. 鸡鸣声
C. 风声
D. 书声
诗中提到的“田郎”,主要象征:
A. 田园生活
B. 与友人的联系
C. 理想中的生活
D. 诗人的内心世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