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颂·酌》

时间: 2025-05-02 22:34:27

诗句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34:27

原文展示

《周颂·酌》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周朝的王师,恭敬地遵循教养与时宜的原则。时光纯净而明亮,因此我们用大礼来回馈。我像龙一样承载着这一切,正如国君的创造。承载着后代的希望,实在是尊敬而公正的师者。

注释

  • 於铄王师:指周朝的王师,铄形容其光辉。
  • 遵养时晦:遵循教养和时代的变迁。
  • 大介:指盛大的礼仪。
  • 我龙受之:形容自己如龙般承接这些责任与荣光。
  • 蹻蹻王之造:形容国君的伟大创造,蹻蹻意为高昂、显赫。
  • 载用有嗣:承载着后代的希望与任务。
  • 实维尔公允师:真正的尊敬与公正的教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为《周颂》中的一篇,作者为佚名,可能是周朝的文人或大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以其礼乐文化而闻名。

创作背景:周颂反映了周朝的礼仪文化和对祖先的尊重,表现出对王权的崇敬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周颂·酌》是一首高度赞美周朝王师的颂诗,蕴含着对王权的尊重和对理想治理的追求。诗中通过对“王师”的描绘,展现了周朝的繁荣和统一。开篇提到的“遵养时晦”表明了对历史与时势的理解和尊重,强调了礼乐文化在治理中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我龙受之”,不仅是对自身责任的承载,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延续。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龙作为尊贵的象征,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

在形式上,诗歌的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展现了古代诗词的美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王师的赞美,也隐含着对未来治理者的期望,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诗人称赞王师的光辉,强调遵循时代的教养。
    •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时光的纯净与明亮使得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自比为龙,承载着国君的伟大创造。
    •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传承未来,尊重公正的教育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龙,象征力量和尊贵。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称美,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表现了对周朝王师的赞美,强调了礼乐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意象分析

  •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强盛。
  • 王师:象征着治理的智慧和力量,强调了对国家的忠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赞美哪个朝代的王师?

    • A. 魏朝
    • B. 周朝
    • C. 汉朝
  2. 诗中提到的“我龙受之”中“龙”象征什么?

    • A. 力量与尊贵
    • B. 水的流动
    • C. 祖先的灵魂
  3. 这首诗反映了对什么的期许?

    • A. 个人的荣华
    • B. 国家和谐与繁荣
    • C. 外敌的侵略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同样反映了周朝的文化氛围。
  • 《诗经·小雅》: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离骚》与《周颂·酌》在抒发情感上有所不同,前者偏重于个人情感表达,而后者则强调对国家与王权的尊重。

参考资料

  • 《诗经》原文及注释
  • 《古代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 研究周朝历史的文献与资料

相关查询

题水底猿捉月图 妾薄命 香奁和王彦修韵 宫女恩赐还家 中秋客萧山 乙巳春发吴门留别 临江仙 减字木兰花 春游,呈李司马朱远山夫子 长相思 元宵 新城邸舍和壁间感柳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义夫节妇 孤鸾寡鹄 卝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金结尾的成语 托思 殚开头的成语 各取所长 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包含躐的词语有哪些 贤良方正 襳饰 就将 用刑 进来 羽衣蹁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