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静照轩 其三》

时间: 2025-05-06 01:58:41

诗句

凉雨初收爽气生,竹窗灯火读书声。

夜深掩卷忘言坐,明月满天风露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41

原文展示:

凉雨初收爽气生,竹窗灯火读书声。
夜深掩卷忘言坐,明月满天风露清。

白话文翻译:

凉爽的雨刚刚停下来,空气变得清新。透过竹窗,灯下传来读书的声音。夜深了,合上书卷,静静地坐着,忘却了言语,明亮的月光洒满天空,夜风带着露水的清凉。

注释:

  • 凉雨:指的是清凉的雨水。
  • 爽气:指清新凉爽的气息。
  • 竹窗:用竹子制成的窗户,给人一种清雅的感觉。
  • 灯火:灯光,象征着读书的环境。
  • 掩卷:合上书卷,表示阅读结束。
  • 忘言:忘却言语,表示沉浸在宁静的思考中。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宁静与清幽。
  • 风露清:夜晚的微风带着露水的清凉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绂,明代诗人,字子华,号靖庐,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任职于官场。王绂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常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展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题静照轩》是王绂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所作,描绘了他在竹窗灯下阅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这首诗反映了明代士人的文化追求和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首句“凉雨初收爽气生”,通过描写刚刚结束的凉雨,给读者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而“竹窗灯火读书声”则将这种自然的清新与读书的氛围相结合,表现出诗人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精神。接下来的“夜深掩卷忘言坐”则展现了诗人沉静的思考状态,合上书卷后,诗人不仅在身体上与书本告别,更是在精神上追求一种更深层次的宁静与思索。最后一句“明月满天风露清”则以明月和清风作为结尾,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雨初收爽气生:刚停的雨水带来清爽的气息。
  2. 竹窗灯火读书声:灯下的读书声透过竹窗,形成一种温馨的氛围。
  3. 夜深掩卷忘言坐:夜深时,合上书卷,沉浸在无言的思考中。
  4. 明月满天风露清:明亮的月光洒满天空,夜风带着清新的露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凉雨”与“爽气”,“灯火”与“读书声”,形成和谐的对称。
  • 意象:月亮、竹窗、清风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情,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宁静的夜晚和读书的清新气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雨: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滋润。
  • 竹窗:代表了诗人生活的雅致与清幽。
  • 灯火:象征知识的追求与精神的明亮。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窗”象征什么? A. 高贵 B. 清雅 C. 贫困
  2. “夜深掩卷忘言坐”中“忘言”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忘记说话 B. 忘记书本 C. 忘记时间
  3.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大海 B. 明月 C. 山川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绂的《题静照轩》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王绂更侧重于读书与思考的状态,而李白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冶春 题聊斋志异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却寄二首(选—)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 秋柳(四首选—) 高邮雨泊 蝶恋花·和漱玉词 浣溪沙·红桥 春不雨 红桥游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照排 寒蝉仗马 月晕础雨 厂字头的字 莅民 迁化 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置递 鼻字旁的字 痀偻承蜩 覆车之辙 欠体 香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内顾之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