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通判朝奉宋丈 其二》

时间: 2025-08-05 14:54:24

诗句

未忍田间老此生,衰迟已觉怯修程。

频频彼似鸒斯党,踽踽吾非杕杜行。

云影昼迷芝岭路,水声夜到凤林城。

仆夫不见人忧思,未晓匆匆已抗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4:54:24

原文展示:

未忍田间老此生,衰迟已觉怯修程。
频频彼似鸒斯党,踽踽吾非杕杜行。
云影昼迷芝岭路,水声夜到凤林城。
仆夫不见人忧思,未晓匆匆已抗旌。

白话文翻译:

我不忍心在田间老去这一生,如今衰老迟缓,已感到对前途的惧怕。
频频看到他们如同鸒鸟般自由自在,而我却孤独地走着,不像那高洁的杜鹃。
云影在白天迷失了芝岭的路,水声在夜晚传到凤林城。
仆人见不到人,心中忧虑重重,匆匆忙忙中已经举起了旗帜。

注释:

  • 田间:指农田,象征乡村生活。
  • 衰迟:指衰老与迟缓,表达对时间的无奈。
  • 鸒斯党:鸒是一种鸟,寓意自由、洒脱的人群。
  • 杕杜行:杕杜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杜鹃,象征高洁的品德。
  • 云影:指云在天空中投射的影子,寓意不定与迷茫。
  • 凤林城: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某种理想或归宿。
  • 抗旌:举起旗帜,象征奋发向前的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汝砺,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写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未忍心在田间老去,显示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对于同行者的羡慕,表明了自己的孤独与失落。通过“云影昼迷”和“水声夜到”的描写,营造了一个迷离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节奏感强,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归属感,又有对人生的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忍田间老此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2. 衰迟已觉怯修程:感受到衰老,产生对未来的恐惧。
  3. 频频彼似鸒斯党:描绘他人如鸟般自由,表现出自己的羡慕。
  4. 踽踽吾非杕杜行:暗示自己孤独而不如高洁的杜鹃。
  5. 云影昼迷芝岭路:白天的迷茫,象征人生道路的迷失。
  6. 水声夜到凤林城:夜晚的水声,传达出思乡与归属的情感。
  7. 仆夫不见人忧思:仆人见不到人,表明孤独与忧虑。
  8. 未晓匆匆已抗旌:匆忙中举旗,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他人比作鸒鸟,表现其自由与洒脱。
  • 拟人:云影和水声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田园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由的渴望,反映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间: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
  • 鸒鸟:象征自由与洒脱。
  • 云影:象征迷茫与不确定。
  • 水声:象征思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未忍田间老此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乡村生活的留恋
    • B.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家庭的思念
  2. “频频彼似鸒斯党”中的“鸒”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树
    • B. 一种鸟
    • C. 一种花
    • D. 一种人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与彭汝砺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彭汝砺生平与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剡川故居 怀剡川故居 怀剡川故居 归云亭 归鸿阁 次韵王性之梅花 次韵王性之梅花 庵居 即席赋送张子使边四首 其一 翠华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偷的词语有哪些 屦贱踊贵 殳字旁的字 赐板 耂字旁的字 问天呵壁 建都 赶会 藩王 扣开头的成语 丰屋生灾 擐甲执兵 不堪卒读 三语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