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5:42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
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
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
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
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
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
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
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
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
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
况复周孔教,幸逢舜欠淳。
慎勿惊怪奇,怪奇世多摈。
吾惭辽东豕,未见西狩麟。
汨汨尘泥间,曷辨玉与珉。
昨来忽有知,所索非所循。
使焉转磨衡,安得目不眴。
诚闻苑囿美,难遣麋鹿驯。
自惟体衰苶,宁堪事艰辛。
宜收蹭蹬迹,却返江湖滨。
浸胫水活活,漫滩石磷磷。
垂钓红鬐登,举袂白羽振。
以此全吾性,胡能往问津。
非同子少年,柯叶正蓁蓁。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5:42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
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
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
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
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
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
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
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
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
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
况复周孔教,幸逢舜欠淳。
慎勿惊怪奇,怪奇世多摈。
吾惭辽东豕,未见西狩麟。
汨汨尘泥间,曷辨玉与珉。
昨来忽有知,所索非所循。
使焉转磨衡,安得目不眴。
诚闻苑囿美,难遣麋鹿驯。
自惟体衰苶,宁堪事艰辛。
宜收蹭蹬迹,却返江湖滨。
浸胫水活活,漫滩石磷磷。
垂钓红鬐登,举袂白羽振。
以此全吾性,胡能往问津。
非同子少年,柯叶正蓁蓁。
我从江南而来,见到你在东浦的榛树林。
问你为何不做官,你的兄长在洛阳游玩。
你本来乐于文采,却还要养活慈爱的父母。
去年才开始升朝,偶尔陪伴那些位高权重的人。
如今也能和我并肩,走路时笑语频频。
未曾改变鬓发,就高兴能加入这个新班子。
思念如同往昔相聚,痛快地饮酒不计时间。
以前拜访持约的史官,文辞让人感到羞愧。
以为将一小铢的米,想要抵得上一千箱粮。
然而在沼泽中偶尔得见龙的鳞片。
况且周孔的教诲,恰逢舜帝的品德。
谨慎不要惊讶奇异,世上奇异的事物多得被摈弃。
我惭愧辽东的猪,未曾见到西狩的麒麟。
在污泥中,如何辨别玉与美石。
昨天突然有了知己,所寻的并非所循的。
使得磨衡的工具,岂能不使目光模糊。
确实听闻园囿的美景,难以使麋鹿驯服。
我自己觉得身体虚弱,怎能承受艰辛的事务。
应当收拾行迹,返回江湖的岸边。
浸湿腿脚,漫步在石磷的滩涂。
垂钓红色的鬐兽,举起白色的羽毛。
以此来保全我的性情,怎能去问前程。
我已非同你少年,枝叶正茂盛。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东海,宋代诗人,曾任官职,精于古文。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梅尧臣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仕途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梅尧臣的《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情感。开头以“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引入,展现了一幅清新的自然景象,紧接着通过问答的方式,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诗中对友人的关心与问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温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描写友人生活状态时,梅尧臣以“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引出,表现出对友人仕途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则表现出友人对家庭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境遇。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极具匠心,诗人以“泽中蛇,时得龙一鳞”比喻世间稀有之物,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渴望。而“吾惭辽东豕,未见西狩麟”则通过自谦的方式,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向往。
在结尾部分,梅尧臣通过“以此全吾性,胡能往问津”,表达了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显示出他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热爱,是他诗歌艺术的一次成功体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友人的关心与自我反思,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梅尧臣的生平中,他最擅长哪种文学形式?
诗中提到的“子素乐文字”指的是什么?
诗中“吾惭辽东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