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2:2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25:02
瑶台聚八仙
近水横斜。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
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
误入罗浮身外梦,似花又却似非花。
探寒葩。倩人醉里,扶过溪沙。
竹篱几番倦倚,看乍无乍有,如寄生涯。
更好一枝,时到素壁檐牙。
香深与春暗却,且休把江头千树夸。
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西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近水而坐,月光洒在玉树上,宛如轻纱般飘逸。苔藓的痕迹隐约可见,墨色的烟雾仿佛洗净了铅华的粉饰。误入罗浮山的梦境,似花又似非花,令人迷惘。寒梅的探头,似乎是那醉人的姑娘扶着我走过溪边的沙滩。竹篱笆下,我几次倦怠地倚靠,看到的景象时有时无,似乎是寄托了我那无常的生活。更美的一枝花时常装点着素壁的檐角。香气深厚,却又在春天的暗影中隐隐约约,不必再夸耀江边的千树繁花。东家的姑娘,淡妆的姿态令人难以忘怀,却不及西家姑娘的风采。
张炎(约 1053-1126),字文韬,号少山,南宋著名词人。他在词风上继承了前辈的成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细腻的情感。
《瑶台聚八仙》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
《瑶台聚八仙》是张炎的经典之作,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诗中不仅包含了自然的美景,还蕴含了人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开头的“近水横斜”,既描绘了水波的轻盈,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接下来的“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将月光与玉树结合,营造出一种轻柔而空灵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通过“误入罗浮身外梦”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交错的迷惘,展示了人们在幻梦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诗中“倩人醉里,扶过溪沙”,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女子,更加深了诗的情感色彩,增添了一层人情的温暖。
最后几句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且休把江头千树夸”,展现了诗人对繁华与浮华的反思,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真情与自然之美。整首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既有自然的清秀,也有人情的温暖,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与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情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诗中“近水横斜”所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山峦
B. 水景
C. 沙漠
D. 草原
诗中提到的“倩人”指的是: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一位仙女
C. 一位老者
D. 一位诗人
“更好一枝,时到素壁檐牙”中,“素壁”指的是:
A. 白色的墙壁
B. 彩色的墙壁
C. 竹篱
D.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