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塞垣春》

时间: 2025-05-02 19:06:12

诗句

霜肃秋天迥。

看紫塞、西风劲。

关门榆老,城头柳断,孤鸿留影。

渐满川、组练申军令。

清苦日、胡笳称。

马萧萧、鸣未了,莲花幕底难听。

回首望江南,全然是、暮云遮定。

时向镜中看,都无青鬓剩。

穷塞主、枕头欹着,沉吟数、戍柝寒更永。

试语悲秋客,征夫愁更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6:12

原文展示:

霜肃秋天迥。看紫塞西风劲。关门榆老,城头柳断,孤鸿留影。渐满川组练申军令。清苦日胡笳称。马萧萧鸣未了,莲花幕底难听。回首望江南,全然是暮云遮定。时向镜中看,都无青鬓剩。穷塞主枕头欹着,沉吟数戍柝寒更永。试语悲秋客,征夫愁更盛。

白话文翻译:

霜寒肃杀,秋天显得格外清冷。看那紫色的边塞,西风呼啸而来。关门前的榆树已经老去,城头的柳树也断了,孤雁的影子留在天边。渐渐地,川流已满,申军已下令出征。清苦的日子里,胡笳声声凄切。马嘶声萧萧,未曾止息,莲花帷幕下的声音也变得难以入耳。回首望向江南,满眼都是被暮云遮蔽的景象。此时向镜中看,已无青丝剩下。穷困的边塞,主人的头枕在一旁,沉吟着数声更深的戍钟,夜更显漫长。试着对悲秋的旅人说话,征夫的愁苦又加重了。

注释:

  • 霜肃:霜降,气候寒冷,表示秋天的深度。
  • 紫塞:指紫色的边塞,象征边疆景象。
  • 榆老:榆树年久失修,形容关门前的树木已老。
  • 孤鸿:孤雁,代表孤独的旅途。
  • 胡笳: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表达悲伤。
  • 戍柝:戍楼的更鼓,夜间守卫的信号,象征漫长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秋冬之交,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征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塞垣春》以描绘秋天的苍凉之美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霜寒的气息弥漫,清冷的秋天让人倍感孤寂,紫塞的西风更是增添了戈壁的荒凉。诗人以“关门榆老,城头柳断”来表现边塞的衰败与凋零,孤雁的身影则象征着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满川的军令与清苦的日子中,胡笳声声的悲凉,马鸣声未了,仿佛在诉说着士兵心中的忧虑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首江南,感受到暮云的遮蔽,时间的流逝在镜中显现出青丝的消逝,生命的无常感油然而生。最后,诗人以“穷塞主枕头欹着”描绘了边塞主人的孤寂与思索,沉吟在漫长的夜晚,更加凸显出征人的愁苦。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时间与故乡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肃秋天迥:霜降的天气显得特别冷清。
  2. 看紫塞西风劲:瞧那紫色边塞,西风呼啸。
  3. 关门榆老,城头柳断,孤鸿留影:关门前的榆树已经老去,城头的柳树也断了,孤雁的影子留在天边。
  4. 渐满川组练申军令:川流已满,申军即将出征。
  5. 清苦日胡笳称:清苦的日子里,胡笳声声凄切。
  6. 马萧萧鸣未了,莲花幕底难听:马嘶声萧萧未曾停止,莲花帷幕下的声音也变得难以入耳。
  7. 回首望江南,全然是暮云遮定:回望江南,满眼都是被暮云遮蔽的景象。
  8. 时向镜中看,都无青鬓剩:此时向镜中看,已无青丝剩下。
  9. 穷塞主枕头欹着,沉吟数戍柝寒更永:穷困的边塞,主人的头枕在一旁,沉吟着数声更深的戍钟,夜更显漫长。
  10. 试语悲秋客,征夫愁更盛:试着对悲秋的旅人说话,征夫的愁苦又加重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关门榆老,城头柳断”,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逝的镜中影像,表现生命无常。
  • 拟人:将“马萧萧鸣”赋予了情感,表现孤寂。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征途的反思,情感深刻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寒冷,预示着生命的凋零。
  2. 孤鸿:象征孤独的旅途与思乡情。
  3. 榆老、柳断:表现衰败与时间流逝的无情。
  4. 胡笳:悲伤的乐声,象征对过往的追忆。
  5. 镜中青鬓:隐喻生命的短暂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胡笳
    • C. 笛子
  2. 诗人回首望向哪里?

    • A. 北方
    • B. 西方
    • C. 江南
  3. 诗中提到的孤雁象征什么?

    • A. 旅行
    • B. 孤独与思乡
    • C. 战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边塞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陆求可则更加强调情感的深度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陆求可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题王侍御池亭 病中诗十五首。枕上作 送人贬信州判官 和杜录事题红叶 郡中即事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 山枇杷 赠草堂宗密上人 养竹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敢毅 恃才不学 令出如山 违统 靣字旁的字 包含谁的成语 倒悬之急 暴厉 曝书见竹 谴夺 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和释 工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青灯古佛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