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塞垣春 其一 长夏无聊,午睡梦见洗象,起闻黄鹂在柳上鸣,率成此解》

时间: 2025-05-03 00:34:23

诗句

净扫池边地。

小雨过、斜阳至。

调冰雪藕,洗桐浇竹,多少幽事。

甚无情、碧树新蝉起。

侧耳处,琴声细。

问冠緌、为何物,暑中真合抛弃。

潇洒北窗人,羲皇上、一种高致。

梦到玉河阴,看香象争洗。

苦将人、好梦啼破,浑不解、柳边双莺意。

笑谢夏畦客,乃公今倦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34:23

原文展示:

净扫池边地。小雨过斜阳至。调冰雪藕,洗桐浇竹,多少幽事。甚无情碧树新蝉起。侧耳处,琴声细。问冠緌为何物,暑中真合抛弃。潇洒北窗人,羲皇上一种高致。梦到玉河阴,看香象争洗。苦将人好梦啼破,浑不解柳边双莺意。笑谢夏畦客,乃公今倦矣。

白话文翻译:

净扫池边的土地,小雨过后斜阳洒落。调制冰雪般的藕,洗净桐树,浇灌竹子,多少幽静的事情涌现出来。无情的碧树上新蝉开始鸣叫。侧耳倾听,琴声细腻。问那冠带为何物,在夏日中真应抛弃。潇洒的人坐在北窗,羲皇之上有一种高远的情致。梦中来到玉河的阴影下,看那香象争先恐后地洗澡。可惜将人美好的梦啼破,完全不理解柳边双莺的情意。笑着告别夏天的客人,您如今也疲倦了。

注释:

  • 净扫:干净地扫除。
  • 池边地:池塘边的土地。
  • 调冰雪藕:调制如冰雪般清凉的藕。
  • 浇竹:给竹子浇水。
  • 无情:形容蝉鸣声的冷酷。
  • 冠緌:古代男子的帽子,象征身份地位。
  •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指代高远的境界。
  • 香象:可能指香气四溢的象征,或隐喻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出清新脱俗之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夏季的午后,诗人通过梦境和现实的交织,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夏日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感受。开篇以“净扫池边地”引入场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而“小雨过斜阳至”的描写则增添了几分诗意。诗中提到的“调冰雪藕,洗桐浇竹”,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清凉之感,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生活中幽雅事物的追求。再到“侧耳处,琴声细”,琴声的细腻和蝉鸣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对生活的反思愈发明显,“问冠緌为何物,暑中真合抛弃”,表达了对世俗身份和名利的淡薄态度。最后,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笑谢夏畦客,乃公今倦矣”,不仅是对客人的告别,更是对自身疲惫的无奈叹息,展现出一种淡然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净扫池边地:描写环境的整洁,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2. 小雨过斜阳至:气候变化带来的宁静氛围。
  3. 调冰雪藕,洗桐浇竹:用词精致,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4. 甚无情碧树新蝉起:蝉的鸣叫与树的绿意形成对比,表达孤独感。
  5. 侧耳处,琴声细:琴声细腻,给人一种宁静的享受。
  6. 问冠緌为何物,暑中真合抛弃:反思身份与名利,强调自我内心的追求。
  7. 潇洒北窗人,羲皇上一种高致:描绘理想中的高远境界。
  8. 梦到玉河阴,看香象争洗: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照。
  9. 苦将人好梦啼破,浑不解柳边双莺意:表达对美好梦境的珍惜与现实的失落。
  10. 笑谢夏畦客,乃公今倦矣:告别夏日的朋友,反映出内心的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调冰雪藕”比喻事物的清凉。
  • 拟人:如“无情碧树新蝉起”,赋予蝉情感。
  • 对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展现出一种洒脱与哲思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池塘:象征宁静与清新。
  • :代表夏天的声音,寓意孤独与无情。
  • 琴声:象征高雅与文化。
  • 梦境:隐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调冰雪藕”是比喻什么?

    • A. 清凉
    • B. 美好
    • C. 无情
    • D. 生命
  2. 诗人对“冠緌”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无所谓
    • C. 否定
    • D. 嫉妒
  3. “笑谢夏畦客”意指什么?

    • A. 欢迎朋友
    • B. 告别朋友
    • C. 感谢朋友
    • D. 赞美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同样描写夏日的诗作中,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慨,而樊增祥的《塞垣春 其一》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思索。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樊增祥研究》
  • 《古诗词鉴赏手册》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卜算子·感旧 少年游·润州作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晁错论 自题金山画像 洞仙歌·冰肌玉骨 江神子·恨别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鴜鹭 包含理的成语 窅眇 逆来顺受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己字旁的字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包含州的词语有哪些 金苏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兴工动众 厚德载物 两点水的字 鬲字旁的字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静波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