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时间: 2025-05-02 18:29:30

诗句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

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9:30

原文展示: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
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
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
泫然得句。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
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白话文翻译:

在偶然翻检的纸张中,发现了一包花瓣,
纸的背面细细写着辛幼安的诗句,
更能消磨几番风雨。
这首诗,正是京师悯忠寺的海棠花,在戊辰年暮春时所作,
感情泫然,得到了这样一句。
人天无凭,留下的只有那香魂。
如梦似烟,枝头的花又开了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斑斑的痕迹。
不要怨恨他,身世依然如落花一般。

注释:

  • 偶检:偶然翻检。
  • 丛纸:纸张丛集在一起。
  • 辛幼安:辛弃疾的字,诗人提及其作品。
  • 悯忠寺:位于京城的寺庙,海棠花的出处。
  • 戊辰:指公历1848年。
  • 泫然:流露或洒下的样子,形容感情的流露。
  • 香魂:比喻花的香气和灵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楚材,号静庵,清代诗人、思想家。其诗风清新俊逸,深受后人推崇,尤其以其饱含情感的抒情诗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怀。正值戊辰年,正是诗人生活中的一段回忆与抒怀,结合海棠花的意象,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充满了回忆的气息,诗人在翻阅纸张时,意外发现了花瓣,随之而来的则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在海棠花的意象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关于生命的哲思。诗中“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在感叹自身处境的同时,也透出一丝对美好事物的留念。

诗中“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花的盛开相联系,似乎在提醒我们,尽管岁月如梭,但美好依旧存在,尽管可能只是短暂的瞬间。最后,诗人以“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结束,表明了对无常和凋零的接受与理解,既有对过去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释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检丛纸中:偶然翻检到一些纸张。
  2. 得花瓣一包:发现了装着花瓣的一包。
  3. 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纸的背面写着辛幼安的句子,能抵御几次风雨。
  4. 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这首诗是京城悯忠寺的海棠花,戊辰年的暮春所作。
  5. 泫然得句:感情流露,得到了这样的句子。
  6.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人事无凭,留下的只有那香气。
  7. 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如梦似烟,枝头的花又开了十年。
  8.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十年千里,风雨留下的斑斑痕迹。
  9.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不要怨恨他,身世也仍旧如落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风雨,暗示人生的无常。
  • 拟人:花瓣被描述得有灵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如梦如烟,十年千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花瓣与海棠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思,折射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花瓣:象征美好、短暂的事物。
  2. 海棠花: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暗示着人生的美好时光。
  3.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挫折与不易。
  4. 香魂:暗示着事物的灵魂与记忆,留存于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师悯忠寺”是指哪个城市的寺庙?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2. “十年千里”中的“十年”象征什么? A. 经过的时间
    B. 诗人的年龄
    C. 花开的季节
    D. 旅行的距离

  3. 诗中提到的“香魂”指的是什么? A. 花的香气
    B. 诗人的情感
    C. 人的灵魂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1. B. 北京
  2. A. 经过的时间
  3. A. 花的香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可以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对花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龚自珍的作品侧重于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辛弃疾则更多表现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激烈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海棠花的文化象征与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用韵书怀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其二 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 送陈景明 其三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六 大水二首 其二 题诗口铺 自法石早归 和郑叔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包含疑的成语 急拍繁弦 狗彘不食汝余 包含膺的成语 想夫怜 料力 車字旁的字 入邦问俗 辵字旁的字 懹畏 榆木脑袋 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浮 豆字旁的字 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百不一贷 比字旁的字 名价日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