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20
原文展示:
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
白话文翻译:
九月三十日,我独自走在梁宋的道路上。河流湍急如同飞翔,林中的叶子翻滚如同被扫过。路途遥远,白昼显得短暂,旷野空旷,早早感受到了寒意。回到家也不得闲,但还是要完成回家的任务。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是南唐的重要文臣,也是北宋初年的文学领袖之一。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对后世影响颇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北使返回途中所作,描绘了九月三十日独自在梁宋道上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河流、林叶等自然景象,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首句“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湍急和林叶的翻滚,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后两句“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最后一句“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则带有一种无奈和坚定,表达了即使回家也不得闲,但还是要完成回家的任务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徐铉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旅途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家的坚定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河流激似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还家亦不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喜悦 C. 悲伤 D. 愤怒
诗中“野迥知寒早”中的“野迥”是什么意思? A. 旷野空旷 B. 野兽出没 C. 野花盛开 D. 野草丛生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