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3:28
原文展示:
春分日 徐铉 〔唐代〕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白话文翻译:
仲春初四这一天,春色正好达到了平衡点。 绿色的田野上,月亮缓缓移动,晴朗的天空中云朵时隐时现。 燕子依然一只只飞翔,花朵却已经开始纷纷落下。 思念远方丈夫的妇人站在高楼上,晚风中她的歌声却无法传达到远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生活在五代至宋初的动荡时期,其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徐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分时节的自然景色和思妇的孤独情感。春分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时节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思妇的孤独情感。诗中“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一句,既展现了春夜的宁静美丽,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则对比了生命的活力与凋零,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直接表达了思妇的孤独和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分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的思妇形象,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无奈的深刻体验,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仲春初四日”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清明 C. 立春 D. 谷雨
“绿野徘徊月”中的“徘徊”比喻什么? A. 月亮的快速移动 B. 月亮的缓慢移动 C. 云朵的快速移动 D. 云朵的缓慢移动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 D. 兴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