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42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因家庭贫困和身体不适而与亲友疏远,感到孤独和寂寞。他独自躺在村里的书斋中,四周灯火昏暗,窗帘破旧,窗外传来新雪落下的声音。他回忆这四年来的生活,发现自己逐渐减少了睡眠,常常在半夜醒来坐起。他并不追求忘却心中的烦恼,感到这样的寂寞生活难以忍受。最终,他意识到自己在世间的无奈和漂泊,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这四年来,他经历了无数个孤独的夜晚,达到了1300个夜晚之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深受欢迎。白居易的诗风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常关注社会问题与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因仕途不顺,深感孤独与无奈。在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的双重影响下,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冬夜》是一首充满孤独感和思考的诗。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透过简洁的生活场景,传达出对世事的沉思与感悟。诗中表现出家庭的贫困和亲友的离散,使得他在寂静的夜晚倍感孤独。起初的环境描写如“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呈现出一种冷清和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他在夜半醒来,虽然身体疲惫,但却并未选择忘却烦恼,而是以“浩然心委化”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态。这种心境的转变,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尽管身处逆境,他依然保持一种宽广的心态。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描绘了冬夜的寂静与冷清,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邃理解,这种情感触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宽广,这种情感基调使得诗歌充满哲理性和深刻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家贫”意指什么?
A. 家庭富裕
B. 家庭贫困
C. 朋友多
D. 生意兴隆
诗人为何在寒冷的冬夜中感到孤独?
A. 朋友多
B. 身体健康
C. 亲人散去,交游停止
D. 生活富裕
诗中提到的“浩然心委化”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悲观
B. 消极
C. 超然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冬夜》比较,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孤独和思乡之情,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家国之事,而白居易则专注于个人内心的反思与孤独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思考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