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8:00
宿简寂观
白居易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
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
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
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
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
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的山林中静谧的生活场景。在白云尚未散去的岩石上,红叶刚刚开始飘落。秋光引导着我悠闲地漫步,竟然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黄昏时分,我投宿于灵洞,躺下时感到尘世的烦扰已然消失。名利之心早已忘却,世俗的梦境也随之消散。短暂的到访已如此,何况是终身隐居呢?我该用什么来解饥?一匙云母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语言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关心社会民生,情感真挚。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白居易在仕途与隐居之间多次徘徊,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宿简寂观》创作于白居易隐居的晚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在这个时期,白居易厌倦了官场的纷争,选择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宿简寂观》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秋日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的开头“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以白岩和红叶开篇,展现出秋日的清新和宁静,令人感受到一种清冷的美。接着,诗人通过“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的描写,表现出他在自然中漫步的愉悦,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深刻,尤其是“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名利的无所谓,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最后一联“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更是以简练的笔触,表现了他在隐居生活中对物质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兼具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表达了白居易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诗中“名利心既忘”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渴望名利
B. 超然物外
C. 对名利的追逐
D. 愤世嫉俗
诗中提到的“云母粉”象征着什么?
A. 丰富的食物
B. 物质的奢华
C. 生活的简朴
D. 隐居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