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7:57
摸鱼儿 芜城清明
杏饧香闹花门巷,家家风外晴稳。
来时犹道江程短,定不短如愁鬓。
飞絮近。作酒恶寒轻只是无人问。
红丝砚润。便杜老伤春,江郎赋别,难写此时恨。
西湖路,最爱山联眉晕。
游船曾记归尽。绿杨阑角听莺坐,知我平生疏俊。
情一寸。回首处云容水态还相引。
天涯自哂。绕九里街中,三分月底,谁与寄芳信。
杏花的香气弥漫在热闹的花门巷,家家户户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中安稳。
我来时还以为江的路程很短,然而却不如我愁苦的鬓发那样短。
飞舞的柳絮靠近,喝酒时的寒意轻轻袭来,偏偏无人问候。
红丝的砚台上墨水湿润。杜甫忧伤春天,江郎写别离,难以表达此时的怨恨。
在西湖路上,最喜欢山色朦胧的眉头。
游船曾经记得归来的尽头。绿杨的栏杆旁听黄莺在鸣唱,知道我一生都与俊秀无缘。
情感如同一寸,回首时云的模样和水的状态仍然互相引导。
天涯自会嘲笑,绕着九里街中,三分的月光,谁来寄送芳信?
作者介绍:厉鹗(约1660-约1730),字云龙,号秋水,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恰逢春天,作者怀念往昔,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摸鱼儿·芜城清明》是一首充满了春日气息与离愁别绪的词作。开头通过描写杏花的香气和温暖的阳光,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中提到的“来时犹道江程短,定不短如愁鬓”,不仅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流露出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
同时,诗中提及的“飞絮近”和“无人问”的对比,彰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了人在繁华背后所感受到的孤独感。接下来的部分,通过“杜老伤春”和“江郎赋别”,既是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也寓意着作者对无尽离愁的感慨。
最后,作者以对西湖的眷恋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生活的思索。整首词以清新丽雅的景象开头,却在细腻的情感刻画中逐渐转入沉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繁华背后的人生孤独,突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伤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飞絮”主要描绘了哪种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西湖路”最能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