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8:25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山上的月亮随着客人而来,主人兴致非常浓厚。今夜在竹林之下,谁会意识到花的源头是如此遥远。惆怅地听到晨曦中的黄莺啼鸣,孤独的云彩仍在高山之巅。
钱起,字仲明,晚唐时期的诗人,因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物、咏物抒情,语言简练而富有音乐感。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是钱起为回应王维的赠别而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诗中描绘的竹林月夜,寓意深远,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营造了一个温馨而亲切的环境,月光映照在竹林,仿佛为聚会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则通过“竹林”与“花源”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暗示人生理想的遥远和难以触及的现实。
最后两句“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则以自然景象折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孤云”二字,传达出一种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感觉,突显了友人离别时的伤感。整首诗以竹林、月亮、莺啼、孤云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月、竹林、莺啼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离别时的惆怅,反映出唐代文人对友情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山月”主要象征什么?
“谁觉花源远”中“花源”指的是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孤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生理想的对比,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与惆怅。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相似,但气氛各有不同,钱起更为沉静,王维则更具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