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20
九里松队路,三天竺国山。
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
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
吟行随仗履,踪迹出人间。
在九里长的松树林中,我们沿着小路前行,来到三天竺国的山上。阳光蒸腾着岩石上的紫色雾气,花朵点缀着石头和青苔。溪水流尽后,才到达寺庙,深云之中,僧人独自返回。我吟唱着,脚步轻盈,如同离开了人间。
作者介绍:
李茂之,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常在诗中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禅意,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茂之游览天竺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僧人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景象既有仙境般的美丽,又透出一种超然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逃避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李茂之的《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天竺山的秀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首句“九里松队路”勾勒出松树林立的小路,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接下来的“日蒸岩雾紫”则生动地描绘出光线与雾气交织的瑰丽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梦幻之中。诗人以“花点石苔斑”展现了生机与自然的和谐,石头与青苔上的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下半部分的“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转向了寺庙的意象。这里的“云深”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深邃,也暗示了僧人的隐逸与超脱。最后的“吟行随仗履,踪迹出人间”,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心灵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传达了一种对尘世的超脱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逃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竺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溪尽寺方到”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他对尘世的超脱?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