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7:54
送石深之归沃洲
作者: 谢耘 〔宋代〕
懒踏红尘地,
结庐岩壑间。
酒催清夜别,
身伴白云还。
贺老湖边月,
支公屋外山。
沃洲吟不尽,
天与老翁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石深的送别之情。诗人懒得去繁华的尘世,宁愿在山岩之间隐居。喝酒时,夜幕降临,朋友即将分别,诗人则伴随着白云归去。诗中提到贺老和支公,借助湖边的月亮和屋外的山景,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沃洲的吟唱似乎永无止境,诗人与老翁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作者介绍:谢耘,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和隐士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友人石深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友谊的珍重。
这首《送石深之归沃洲》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同时展现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懒踏红尘地”,便明确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与拒绝,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选择在“岩壑间”建庐,展现了他隐居山水的愿望。
“酒催清夜别”,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也暗含了朋友间深厚情谊的温暖。酒的畅饮使得夜色愈加清幽,离别的情感愈加浓烈。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贺老和支公,借助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沃洲吟不尽,天与老翁闲”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至人与自然的交融之境。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内心追求的理想状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惜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乐享天伦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尘”意指:
A) 自然景色
B) 世俗生活
C) 隐士生活
诗人选择在何处建庐?
A) 城市
B) 岩壑间
C) 湖边
诗中的“贺老”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诗人的朋友
C) 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为深入理解这首诗提供更多的背景和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