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53
原文展示: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去时吊古愚溪上,归日读碑浯水边。 不似柳州终抱愤,应同郭令欲扶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离开时,我曾在愚溪边凭吊古迹,归来时,又在浯水边阅读碑文。我的心情不像柳宗元那样始终充满愤懑,而应该像郭子仪那样,有着扶正国家的决心。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历史和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在喜闻刘宝学彦修归来的消息后,回忆起初时的凄怆心情,表达了自己不同于柳宗元的愤懑,而是有着像郭子仪那样扶正国家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柳宗元和郭子仪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中“去时吊古愚溪上,归日读碑浯水边”描绘了诗人游历古迹、阅读碑文的场景,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思考。而“不似柳州终抱愤,应同郭令欲扶颠”则明确表达了诗人不同于柳宗元的愤懑,而是有着像郭子仪那样扶正国家的决心,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自己不同于柳宗元的愤懑,而是有着像郭子仪那样扶正国家的决心,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愚溪”和“浯水”分别象征着什么? A. 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B. 失意和愤懑 C. 忠诚和扶正 D. 古迹和碑文
诗中提到的“柳州”和“郭令”分别象征着什么? A. 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B. 失意和愤懑 C. 忠诚和扶正 D. 古迹和碑文
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历史责任感体现在哪一句? A. 去时吊古愚溪上 B. 归日读碑浯水边 C. 不似柳州终抱愤 D. 应同郭令欲扶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