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8:1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16:55
风急霜飞天地寒,草黄木落水泉乾。
千村乱后荒榛满,孤客归来抆泪看。
野宿狐狸鸣户外,巢居烟火出云端。
黍苗处处思阴雨,王粲诗成损肺肝。
风急霜降,天地间显得格外寒冷,草木已黄,树叶纷纷落下,河水也干涸了。
经过战乱的千村万落,满目荒凉丛生,孤独的旅人回到故乡,忍不住泪流满面。
野外宿营时,听见狐狸在叫,烟火气从远处的村庄升起,直冲云端。
田里的黍苗到处渴望着阴雨,王粲的诗篇却让人心中苦痛。
刘基(1311-1375),字士余,号静庵,元末明初的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抒情诗,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此诗作于丙申年(即公元1546年),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在归乡途中见到的破败景象,令他感慨万千。诗中反映了战乱给乡村带来的破坏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风急霜飞天地寒”立即营造出一种冷清、萧瑟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接下来的悲惨景象。随着“草黄木落水泉乾”的描写,诗人利用自然景象的凋零反映了人世的无常与失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的后半部分更加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孤客归来,面对“千村乱后荒榛满”这一惨状,令人不禁落泪。此时,诗人作为一个“孤客”,不仅仅是身体的归来,更是心灵的归宿。在这清冷的夜里,听到野外狐狸的鸣叫,增添了几分孤寂的色彩,而远方村庄中升起的烟火则带来了一丝温暖,仿佛是人间的希望所在。
最后,诗人提到“黍苗处处思阴雨”,这不仅是对农业的渴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王粲的诗句则表达了对生活苦痛的感慨,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充满了悲凉与思乡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的自然景象与家乡的破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悲凉与反思。
诗人刘基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孤客”指代什么?
A) 游子
B) 农夫
C) 旅行者
D) 战士
“黍苗处处思阴雨”中的“黍苗”象征着什么?
A) 贫困
B) 希望
C) 哀伤
D) 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