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3:39
春词
作者: 元稹
山翠湖光似欲流,
蜂声鸟思却堪愁。
西施颜色今何在,
但看春风百草头。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景,山水清秀,湖面波光粼粼,仿佛要流动起来。然而,蜜蜂的鸣叫和鸟儿的思念却令人感到忧愁。西施的美貌如今何在呢?只要看看春风吹拂下的百草,便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风光。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春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诗的开头以“山翠湖光似欲流”描绘了春日的生机,给人一种轻盈、流动的感觉,仿佛整个自然都在呼吸。然而,随之而来的“蜂声鸟思却堪愁”则转折了这种美好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过往的思念。西施作为古代的美人,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与青春,诗人感叹“今何在”,不仅仅是对西施美貌的追忆,更是对生命流逝、时光不可逆转的深刻感慨。最后一句“但看春风百草头”,将视线转向自然中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未来的向往。
诗歌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着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