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56
踏莎行
作者:张炎
柳未三眠,风才一讯。
催人步屟吹笙径。
可曾中酒似当时,
如今却是看花病。
老愿春迟,愁嫌昼静。
秋千院落寒犹剩。
卷帘休问海棠开,
相传燕子归来近。
全诗翻译:
柳树还没有发芽,风才送来一阵消息。
催促人们走上青石小路,吹奏起笙箫乐曲。
你是否还记得当年喝酒畅饮的情景?
如今却只剩下看花的病痛。
我希望春天能再迟些到来,
因为我愁苦地觉得白天过于安静。
秋千在院子里还剩下寒意。
卷起帘子,别再询问海棠是否开花,
听说燕子已经快要回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炎,字公权,号梅溪,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词风婉约见长,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一个春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感,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心的孤独。开篇“柳未三眠,风才一讯”,简洁而生动,描绘了春天未至时自然界的寂静与期待。接着“催人步屟吹笙径”,引入音乐的元素,表现出一种轻快的生活气息,但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却逐渐转向忧伤。
“可曾中酒似当时”,诗人借酒抒怀,回忆过去的欢愉,却感伤于如今的“看花病”,显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随着“老愿春迟”,诗人愈发感到春天的急促带来的无奈,似乎渴望时间能够慢一些,让他能更好地品味生活的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了张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词中蕴含的孤独感与对春天的渴望,使得作品极具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词中“柳未三眠”意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相传燕子归来近”,燕子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人在词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张炎的《踏莎行》与晏殊的《蝶恋花》,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张炎的词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而晏殊则更为强调自然风光的绚丽。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
以上书目提供了丰富的古诗词背景及分析,适合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