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54:49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
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
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在清澈的春水旁,野外的桥上我送你远行。
你离去后,时光在流逝,人也会渐渐变老,
每年春天,草木依然生长。
我出门远望那条路,却没有你的消息传来。
在杨柳依依的别离之处,秋蝉依旧在鸣叫。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隐居,曾任官职,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的情境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唐代,送别诗是常见的题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内心的情感。
《思远人》以送别为主题,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野桥春水清”,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清澈的水流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桥上送君行”则暗示着离别的情境,带来了一丝哀愁。接下来的“去去人应老”一句,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慨万千。每年的草木依然生长,似乎在反衬着人事的变迁,生与死,离与合,都是自然的法则。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两句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传递出一种孤独感。在漫长的旅途上,缺乏音信的无奈,令人心生惆怅。“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一方面借用杨柳的意象,象征着离别的伤感;另一方面,秋蝉的鸣叫则是时间流逝的声音,仿佛在提醒人们,离别的痛苦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清新而哀婉,既有自然的美,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深沉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野桥春水清”描写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清水
C. 冬天的雪景
“去去人应老”中“人应老”的意思是?
A. 人会变得年轻
B. 人会随着时间而变老
C. 人会变得快乐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A. 年年草自生
B. 出门看远道
C. 杨柳别离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思念,但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豪情。李白的《送友人》则更侧重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情感更加直接而浓烈。相比之下,张籍的《思远人》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递进,展现了离别的愁苦与深思,给人以独特的情感体验。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思远人》这首古诗的内涵与情感,同时提供学习与思考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