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大庾岭》

时间: 2025-07-27 11:47:44

诗句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47:44

过大庾岭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白话文翻译:

一念之间,我失去了污垢,身心也变得清净。
在浩瀚的天地之间,唯有我独自正直。
今天在岭上行走,身世一切都将被遗忘。
仙人轻拍我的头顶,赐予我长生的法诀。


注释:

  • 一念: 指一瞬间的想法或念头。
  • 失垢污: 失去污垢,象征心灵的净化。
  • 浩然: 广大、浩瀚的样子,形容天地之广。
  • : 正直、正气。
  • 身世: 身体和身份,这里指人的身世。
  • 永相忘: 永远忘却,抛开一切身世的牵挂。
  • 仙人: 传说中的神仙,这里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 : 轻轻拍打。
  • 结发: 结发为诺,常指许愿或承诺。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仙人”意象,常见于中国古代文献中,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状态。此类形象在道教文化中尤为常见,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而“结发授长生”则暗示与仙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了与自然和宇宙的合一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为官、遭贬,历经磨难,却仍保持乐观的态度。

创作背景: 《过大庾岭》创作于苏轼被贬之际,诗中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清净心境的向往,表达了他在山水之间的哲思与情绪,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过大庾岭》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人生、自然和自我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大庾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险峻的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之间的反思。开头的“一念失垢污”体现了内心的转变,一个瞬间的想法让他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进入了一个清净的状态。这种内心的净化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逃避,更是对心灵深处的追求。

而“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则展示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肯定。在广阔的天地面前,苏轼感受到一种孤独的伟大,似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接下来的“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则是对身世的超越,诗人愿意在这片自然中忘却一切尘世的烦恼,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

最后一句“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巅峰,表达了对长生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句中,仙人不仅是神秘的象征,也是理想境界的体现,诗人渴望与之相交,获得智慧与永恒。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哲学和人文情怀,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深邃思考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念失垢污: 体现了内心的一个瞬间转变,从污秽到清净。
  2. 身心洞清净: 描述了心灵和身体的统一,达到清净的状态。
  3. 浩然天地间: 大自然的广阔无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 惟我独也正: 诗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
  5. 今日岭上行: 具体场景的描绘,带出诗人的行走和思考。
  6. 身世永相忘: 诗人渴望忘却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自由。
  7. 仙人拊我顶: 仙人象征智慧和超脱,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8. 结发授长生: 以仙人为媒介,传达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仙人”隐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与人心相通。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心灵净化和自我超越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庾岭: 象征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旅程。
  • 清净: 代表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仙人: 代表智慧与理想的化身,象征长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过大庾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与超越
    C.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B

  2. 诗中的“仙人”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与智慧
    C. 友谊
    答案: B

  3. “身世永相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C. 对家庭的关心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哲理思考。
  • 李白的《庐山谣》: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过大庾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美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昌平道中晚作 落花篇 南屏 遣僧澄收刈潼阳 南华书事诗 咏慈溪普济寺古松 简宗人利宾 邓提举留诗南华予后五日入山次韵 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送苏判院赴江东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谯偯 包含敌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大禹治水 隶字旁的字 田横客 磛岩 残篇断简 鱼字旁的字 势如累卵 齊字旁的字 飞刍挽粮 包含缠的词语有哪些 邪魔歪道 包含腰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赏善罚否 从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