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3:14
长耳相
作者:董嗣杲 〔宋代〕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来曾纪短碑顽。
双垂长耳过肩角,千古道躯落世间。
覆履有方随迹灭,守龛无语向人閒。
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
全诗翻译:
眉目似乎还活着,骨骼却寒冷凄凉。后来在短暂的碑前,记下那顽固的印记。
长耳垂下过肩,千古的道义与身躯一同沉落于世间。
鞋履有序地随痕迹消逝,守着佛龛却无言以对世人。
想要知道自我的丑陋难以掩盖,还是尽早关上那两扇禅门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来源于佛教文化和道教的哲学思想。诗中提到的“守龛无语”暗示了对佛教静默的追求,而“千古道躯落世间”则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文学家,生平不详,以其诗词见长,风格独特,常反映个人对世事的感悟和内心的哲思。其作品多描写人生哲学及对自然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想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可能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对人生、存在、信仰的深刻思考,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疑惑与追求。
《长耳相》为董嗣杲的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借由对外貌及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首句“眉目如生骨骼寒”,描绘出了一种苍凉的美感,似乎在说人虽然外表健在,内心却是孤独无依的。第二句通过“短碑顽”引入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暗示着人们留下的痕迹和记忆都是短暂的。
接下来的描写“双垂长耳过肩角”,不仅是对形象的直接描写,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提醒人们对世俗的看法应当保持距离。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的反思,“覆履有方随迹灭”强调了人生的脚步虽有方向,却终究会随时间消逝,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味,内容上则充满了对人生、时间和信仰的复杂思考。董嗣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使得这首诗在平静中蕴含着激烈的内心冲突,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我存在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内心孤独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信仰的追求与反思,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碑”象征什么?
A. 长久的记忆
B. 时间的短暂
C. 自我的反思
“双垂长耳过肩角”中长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超然与智慧
C. 美丽的外表
诗中提到的“守龛无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愤怒与不满
B. 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C. 对世俗的嘲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