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

时间: 2025-05-02 02:58:35

诗句

绝壑松风泻瀑声,此身如寄画图清。

馀生结得东林社,三笑亭前看月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8:35

原文展示: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绝壑松风泻瀑声,此身如寄画图清。
馀生结得东林社,三笑亭前看月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白庐山归城的情景。绝壁深渊中,松树的风声如同瀑布奔流而下,我的身心就像寄托在这幅清丽的画图中。希望余生能与东林社的友人交往,在三笑亭前一起欣赏明月的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绝壑:深渊,指高耸的山谷。
  • 松风:松树摇晃时发出的风声。
  • 泻瀑声:像瀑布流下的声音。
  • 如寄:似乎寄托。
  • 画图清:形容风景如画,清丽而美好。
  • 东林社:指东林社的文人雅士。
  • 三笑亭:亭子的名字,寓意轻松愉快的氛围。

典故解析:

  • 东林社:东林社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文人聚会团体,代表了士人之间的友谊与文学交流。
  • 三笑亭:与友人相聚、畅谈的地方,象征着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因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董嗣杲游历白庐山归城后所作,反映了他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对友人聚会的向往。宋代是一个士人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常通过山水抒发情感,表达志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篇“绝壑松风泻瀑声”描绘了山谷中的幽静与自然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仿佛置身于松林之中,感受到风声如瀑的震撼。接下来的“此身如寄画图清”则以“寄”字传达了诗人对身世的感慨,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最后两句“馀生结得东林社,三笑亭前看月明”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渴望与友人共享宁静的时光,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与友谊。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壑松风泻瀑声:描写了山谷中松树摇曳的声音,犹如瀑布倾泻,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2. 此身如寄画图清:表达了身心仿佛被寄托在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中,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的陶醉。
  3. 馀生结得东林社: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期望能与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聚。
  4. 三笑亭前看月明: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三笑亭成为友谊与欢聚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通过音节的对称与意境的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反映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风:象征宁静、清新,传达自然的力量。
  • 瀑声:象征动态与生命的力量。
  • 月明:象征光明、希望和团聚的美好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壑”的意思是? a) 深渊
    b) 高山
    c) 平地

  2. “三笑亭”代表了什么? a) 快乐的聚会
    b) 书房
    c) 办公室

  3. 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是什么? a) 孤独生活
    b) 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a) 深渊
  2. a) 快乐的聚会
  3. b) 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之美,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但更注重孤独的思考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月下独酌》: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月亮与酒的结合,展现了豪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唐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仙姿 其二 赠邻女 忆仙姿 其一 赠邻女 忆仙姿(九之七) 忆仙姿(九之五) 忆仙姿(九之四) 忆仙姿(九之三) 忆仙姿(九之二) 忆仙姿 怀同县宁仙霞调元 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南楼令 兰州过明肃王府旧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窃窃私语 示字旁的字 衾影何惭 包字头的字 显学 干兰 系援 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流的成语 不知高下 定化 禅世雕龙 替头 木字旁的字 尽在不言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