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喜雪应制》

时间: 2025-05-01 15:21:43

诗句

两宫斋祭近登临,雨雪纷纷天昼阴。

只为经寒无瑞色,

顿教正月满春林。

蓬莱北上旌门暗,花萼南归马迹深。

自有三农歌帝力,还将万庾答尧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21:43

原文展示

奉和喜雪应制
作者: 徐安贞 〔唐代〕

两宫斋祭近登临,
雨雪纷纷天昼阴。
只为经寒无瑞色,
顿教正月满春林。
蓬莱北上旌门暗,
花萼南归马迹深。
自有三农歌帝力,
还将万庾答尧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节日祭祀期间,看到雨雪纷飞的情景。虽然正值春天的正月,但由于寒冷的天气,春光显得格外缺乏。诗中提到的蓬莱和马迹,暗示了北方的寒冷与南方的温暖交替,最后提到三农歌和万庾,表达了农民对皇帝的歌颂和对国家的期望。

注释

  • 两宫:指的是天子和皇后。
  • 斋祭:祭祀活动。
  • 瑞色:指吉祥的光景。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遥远的地方。
  •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后文提到的“歌帝力”是对皇帝的称颂。
  • 万庾:古代对大臣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安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流传于世,较具影响力。他的诗歌通常描绘自然景观,融入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气候变化的时期,诗中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农事的关注及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徐安贞的《奉和喜雪应制》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现实意义的诗作。诗的开篇通过“两宫斋祭近登临”引入,展示了祭祀的庄重氛围,配合“雨雪纷纷天昼阴”的景象,构成了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正值春天的正月,寒冷的天气却让人感到春意阑珊,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敏感情感。

在诗中,诗人以蓬莱和马迹的意象,描绘了北方的寒冷和南方的温暖,代表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同时,最后两句提到“三农歌帝力”,表达了对农民和国家的关注,寄托了对国家兴盛的希望。整首诗在形式上讲究对仗,字句间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两宫斋祭近登临”:描述天子和皇后在祭祀时的庄重场合。
    • “雨雪纷纷天昼阴”:描绘了节日时的阴暗天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只为经寒无瑞色”: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因寒冷的天气而显得稀少。
    • “顿教正月满春林”:正月的春天因天气而未能展现生机。
    • “蓬莱北上旌门暗”:北方的寒冷使得旌门暗淡,象征着国家的困境。
    • “花萼南归马迹深”:南方春天的花开与北方的寒冷形成对比。
    • “自有三农歌帝力”:农民对皇帝的歌唱,表达对国家的期望。
    • “还将万庾答尧心”:以古代圣君尧为例,表达对农民和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表达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蓬莱”和“马迹”这些意象,传达了不同地域的气候变化。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阴冷的天气及祭祀场合,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国家的关心,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雨雪:象征着寒冷和压抑的气氛。
  • 蓬莱:代表着理想化的美好境地。
  • 三农:体现了对农业和农民的重视与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奉和喜雪应制》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蓬莱”象征什么?

    • A. 农田
    • B. 仙山
    • C. 战场
    • D. 城市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徐安贞与王维的作品在描写自然景观上有相似之处,但徐安贞更关注社会现实,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赠赵同年别 寿刘丞 答仲肃梅 菩萨蛮(和子有韵) 和礼灭翁感钱氏旧事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 鸿雁行 贺新郎·露洗秋光透 垂去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影无形 系列化 竦息 郎前白发 爻字旁的字 自相矛盾 龙字旁的字 收益 匕字旁的字 危同累卵 炼制 耂字旁的字 东驰西骋 麦字旁的字 福慧双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