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02
寄丁中允
王安石
人生九州闲,泛泛水中木。
漂浮随风波,邂逅得相触。
始我与夫子,得官同一州。
相逢皆偶然,情义乃绸缪。
我於人事疏,而子久矣修。
磨砻以成我,德大不可酬。
乖离今六年,念子未尝休。
岂不道相逢,但得顷刻留。
欢喜不满颜,长年抱离忧。
古人有所思,千里驾车牛。
如何咫尺间,而不与予游。
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
念彼磊落者,心颜两惭羞。
剡山碧榛榛,剡水日夜流。
山行苦无巇,水浅亦可舟。
使君子所善,来檄自可求。
何时子来意,待子南山头。
人生在世,身处广阔的九州大地,像水中漂浮的木头一样闲适。
漂流在风波中,偶然的相遇让我们相触。
最初我与你,官职是在同一个州。
相逢全是偶然,但我们的情义却是早已缜密。
我对世事疏远,而你却早已修身养德。
你磨砺我,使我成就,然而我无法报答你的大德。
分别已有六年,我对你常常思念不已。
难道不是说相逢可贵,只要能留下一刻?
喜悦之情满面,却长年抱着离愁。
古人常有所思,何止千里驾车牛。
为何在咫尺之间,却不能与你相聚?
我担心那五斗米,因而无辜地自我囚禁。
想到那些胸怀坦荡的人,我心中两倍羞愧。
剡山绿树成荫,剡水日夜流淌。
山行没有巅峰,水浅也可以划舟。
贤君所善,来信自然可以期望。
你何时会来我身边,静待你在南山头。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主张“变法”,推行新法以振兴国家,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他的诗词风格清新、率真,常带有哲理思考。
《寄丁中允》是王安石寄给好友丁中允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悟。诗作中渗透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寄丁中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王安石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王安石以“九州闲”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广阔而闲适的世界,象征着人生的逍遥与宁静。然而,紧接着却转向对人生漂泊的感慨,表达了人生如同浮木,被风浪所摆布的无奈。
诗中描绘了与丁中允相识的偶然,以及彼此间情义的深厚,显示了王安石珍惜友情的态度。通过“磨砺以成我,德大不可酬”,诗人表达了对丁中允的感激之情,感慨无法回报对方的恩德。这种友情的深厚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伤和思考。
而“岂不道相逢,但得顷刻留”则体现出对短暂相聚的珍惜,诗人在长年孤独的心情中,渴望与友人再聚的情感愈发强烈。最后,诗人以山水意象来结束,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感人,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王安石在诗词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力和对人生、友情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诗中渗透着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安石的哲理智慧和人文关怀。
王安石的《寄丁中允》是寄给谁的诗?
诗中提到的“九州”指的是:
“磨砻以成我,德大不可酬”这句表达了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