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育王大觉禅师》

时间: 2025-05-04 10:18:37

诗句

单已安那示入禅,草堂难望故依然。

山今岁暮终岑寂,人更天寒最静便。

隐迹亦知甘自足,凭心岂吝慰相怜。

所闻不到荆门耳,人老禾新又一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8:37

原文展示:

寄育王大觉禅师
王安石

单已安那示入禅,草堂难望故依然。
山今岁暮终岑寂,人更天寒最静便。
隐迹亦知甘自足,凭心岂吝慰相怜。
所闻不到荆门耳,人老禾新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禅宗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提到,虽然我已安静地进入禅宗,但在草堂中仍然无法忘怀往日的情景。如今山中已是岁末,四周一片寂静,天气寒冷时分更显得宁静。隐居生活让我明白了自足的甘甜,心怀宽慰,自然不会吝啬对朋友的慰藉。虽然我所听到的消息已经隔绝,但每年又是新的一年,我也在岁月中渐渐变老。

注释:

  • 安那:安静、安宁的状态。
  • 草堂:指隐居的地方。
  • 岑寂:形容环境的安静和幽静。
  • 隐迹:指隐居、躲藏的生活。
  • 荆门:古地名,指荆州一带,常用来指代外界的消息或动静。
  • 禾新:新收的禾稻,象征着新的开始或新的一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推行“熙宁变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王安石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寄育王大觉禅师》写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禅宗的理解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王安石在政治生涯中历经波折,晚年选择隐退,诗中反映了他对世事的看淡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寄育王大觉禅师》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以及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单已安那示入禅,草堂难望故依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的追求与回归,尽管身处草堂,内心却难以忘却过去的种种。接下来的“山今岁暮终岑寂,人更天寒最静便”则描绘了岁末时分的宁静与寒冷,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沉寂。

隐居生活让诗人领悟到自足的甘甜,体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而最后一句“所闻不到荆门耳,人老禾新又一年”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尽管外界的消息隔绝,但新的一年又将来临,生命依旧在延续,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从容。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的崇敬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单已安那示入禅:表明诗人已经进入一种安宁的状态,象征着他对禅宗的向往与理解。
  2. 草堂难望故依然:尽管身处隐居之地,但依旧难以忘怀往日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3. 山今岁暮终岑寂:描绘了岁末时分山中宁静的氛围,传达出一种清静的心境。
  4. 人更天寒最静便:外界的寒冷使得内心更加平静,反映出寒冬时节的沉静与思考。
  5. 隐迹亦知甘自足:隐居生活使得诗人感受到自我满足与内心的宁静。
  6. 凭心岂吝慰相怜:心中宽慰,自然不会吝啬对他人的关怀。
  7. 所闻不到荆门耳:暗示诗人与外界隔绝,听不到外面的消息。
  8. 人老禾新又一年:时间的流逝让人变老,但每年都有新的开始,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单已安那”和“草堂难望”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岁月比作禾稻的收成,传达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性,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细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与对禅宗的思考,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的从容与淡定,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象征隐居与自然的和谐,代表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 :代表自然的静谧,象征诗人内心的平和。
  • 荆门:象征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诗人选择隔绝以寻求内心的安宁。
  •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新的开始,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堂”主要指什么? A. 城市的喧嚣
    B. 隐居的地方
    C. 大自然的山林
    D. 诗人的故乡

  2. “人老禾新又一年”中的“禾”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烦恼
    B. 新的开始
    C. 时光的流逝
    D. 禅宗的境界

  3. 诗中反映了王安石对哪种生活态度的追求? A. 喧嚣与浮华
    B. 隐居与自足
    C. 追求名利
    D. 享乐与安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居秋暝》 王维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山居秋暝》:与《寄育王大觉禅师》相似,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但更强调自然景色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富阳道中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踏莎行·元夕 生查子·富阳道中 渔家傲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惜分飞 水龙吟 渡江云 诉衷情·绿云凤髻不忺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惄焉如捣 圭臬 碉楼 包含杉的词语有哪些 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磨砖成镜 隶字旁的字 敢怒敢言 热锅上蚂蚁 风雷之变 提手旁的字 一切有情 诈谬 矜矜业业 日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