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46
桃红柳绿簇春华,燕语莺啼尽日嘉。
谁信声声沂水咏,又知处处杏支家。
春天的桃花红艳,柳树翠绿,竞相开放;
黄莺啼叫,燕子呢喃,整日都让人感到欢快。
谁会相信那无数的歌声是沂水的吟唱?
又有谁知道杏树在每个角落都在生长?
“燕语莺啼”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燕子和黄莺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勃勃的气氛。沂水则是中国的一条河流,流经山东,历史悠久。
作者介绍: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节创作,诗人在欣赏大自然景色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偶成》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以“桃红柳绿”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和喜悦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燕语莺啼”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气氛,鸟语花香,恰似人间乐土。
然而,诗中蕴含的情感并不仅限于对春天的赞美,最后两句的“谁信声声沂水咏,又知处处杏支家”则引发了对更深层次的思考。声声水音如同歌唱,似乎在问读者,真正的美好是否被人们所认同与理解?在这个春天的美景中,杏树的茁壮生长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却又隐含着一种无声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春日的欢愉,又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鸟语,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情,同时引发了对人们对美好事物认知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花朵主要是哪两种?
“燕语莺啼”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沂水”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