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时间: 2025-07-26 12:12:29

诗句

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

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

业菊乍残秋色远,岭梅将放雪光融。

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12:29

原文展示: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如此生涯任转蓬,
几年漂泊羡归鸿。
凄凉落日荒山外,
黯澹愁云暮霭中。
业菊乍残秋色远,
岭梅将放雪光融。
枯肠索尽浑无事,
诗句粗成付碧筒。

白话文翻译:

这般生活就像无根的蓬草,
漂泊了好几年,羡慕归来的鸿雁。
凄凉的落日映照着荒山之外,
愁苦的云彩笼罩着昏暗的暮霭。
晚菊刚刚残败,秋色已远,
山岭上的梅花将要绽放,雪光融化。
肚子里的愁绪已经耗尽,毫无事情可做,
诗句勉强写成,寄托在青筒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1. :任凭、随意。
  2.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3. :羡慕。
  4. 凄凉:悲凉、冷清的样子。
  5. 黯澹:暗淡、阴沉。
  6. 愁云:忧愁的云彩。
  7. 暮霭:傍晚的雾霭。
  8. 业菊:晚秋的菊花。
  9. 岭梅:山岭上的梅花。
  10. 碧筒:青色的筒子,这里指诗篇。

典故解析:

  • 归鸿:古诗中常用归鸿比喻归来的旅人,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菊花:在传统文化中,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常见于描写秋天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通过诗词抒发个人的漂泊与思乡之情。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冬至时节,诗人因滞留桂阳而感慨万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冬至象征了阴阳的交替,带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如此生涯任转蓬”作为引子,展示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生动地呈现了他对于家乡的羡慕与渴望。通过“几年漂泊羡归鸿”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境遇与那自由翱翔的鸿雁相对比,显得更加凄凉与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则通过落日与荒山,愁云与暮霭的意象,深化了这种忧愁的氛围。落日的凄凉与愁云的黯淡,形成了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秋天的菊花与即将开放的梅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进一步映衬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则是诗人对创作状态的自嘲,内心的愁苦使得他无法静心创作,诗句的流露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表达。整首诗以感伤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在孤独漂泊中的思考与感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如此生涯任转蓬:生活就像无根的蓬草,随风飘荡,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不定。
  2. 几年漂泊羡归鸿:经历了多年的漂泊,内心对归家的渴望加深,羡慕归来的鸿雁。
  3. 凄凉落日荒山外:描绘了落日的凄凉与荒山的冷清,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4. 黯澹愁云暮霭中:愁云环绕,暮霭沉沉,进一步深化孤独感。
  5. 业菊乍残秋色远:晚秋的菊花刚刚凋谢,秋天的色彩已远,象征时光流逝。
  6. 岭梅将放雪光融:山岭上的梅花即将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7. 枯肠索尽浑无事:内心的愁绪已耗尽,感到无所事事。
  8. 诗句粗成付碧筒:诗句虽粗糙,却寄托了诗人的感情,付诸青筒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转蓬”,形象生动。
  • 对仗:如“凄凉落日”和“黯澹愁云”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如落日、菊花、梅花等,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漂泊与思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孤独的感受,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转蓬: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2. 归鸿:象征归乡的渴望。
  3. 落日: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5. 梅花:象征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转蓬”比喻什么?

    • A. 自由
    • B. 漂泊生活
    • C. 家乡
    • D. 归来
  2. 诗人羡慕的对象是?

    • A. 夕阳
    • B. 鸿雁
    • C. 菊花
    • D. 梅花
  3. “凄凉落日”所传达的情感是?

    • A. 快乐
    • B. 失落
    • C. 希望
    • D. 亲切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曹彦约的《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曹诗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孤独,而杜诗则通过战乱描绘家国沦丧,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古诗词入门与理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毛霆甫诗集 哭金路分应 第一百七十二 早秋 至扬州 怀赵清逸 挽萧帅机虎溪 纪事 挽孙庸斋 望邳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年衰岁暮 枭鋭 耳字旁的字 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示字旁的字 苛细 树欲静而风不止 皱眉蹙眼 捐忿弃瑕 工人阶级 悬羊打鼓 包含逋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米襄阳 本则 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