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34
徐步移斑杖,登临意惘然。云霄遗暑湿,楼阁倚山巅。薄劣惭真隐,虚空不离禅。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
我缓步移动着拐杖,登上高楼心中却感到迷惘。云霄间依然残留着暑气,楼阁依傍着山巅而立。面对薄弱的表现心中感到羞愧,虚空中却与禅意相伴。我这一生没有任何依靠,自有一片山川。
曹彦约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曹彦约的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常常以淡泊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
这首诗写于登楼之际,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感受到身心的迷惘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禅的向往。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登高的行为引发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开篇的“徐步移斑杖”透露出一种缓慢和沉重的步伐,象征着老年或身心的疲惫。接下来的“意惘然”,则直接表露出诗人此时内心的空虚与迷茫,似乎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云霄遗暑湿”和“楼阁倚山巅”两句,构建出一幅高远而又湿润的山水画面,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带有季节的气息。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是对环境的直观感受,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在炎热的天气中,诗人却感到一丝清凉的禅意。
最后的几句则更为深入地探讨了个体的存在与自我认知,“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虽然在生活中没有依靠,却自有其心灵的归属与安宁。这种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激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强调了在迷惘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独立。诗人以自然的景象为背景,反映出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诗人使用的“斑杖”象征什么? A. 年老 B. 青春 C. 努力 D. 迷茫
诗中提到的“薄劣”主要是指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个人能力 C. 社会环境 D. 诗歌风格
诗的最后一句“自有一山川”说明了什么? A. 对自然的依赖 B. 内心的安宁 C. 对他人的依靠 D. 对未来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