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36
《续丽人行》
作者: 苏轼 〔宋代〕
李仲谋家有周昉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戏作此诗。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画工欲画无穷意,前立东风初破睡。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深宫的情景,春天漫长而无人打扰,沉香亭北百花盛开,芬芳扑鼻。美人刚睡醒,轻轻整理着发髻,耳边燕子飞舞,黄莺鸣啼,令人心碎。画工想要画出无穷的意境,正当东风轻拂,打破美人的梦境。假如美人回头一笑,那阳光下的景色将令人倾倒。杜陵的饥客眼中满是寒意,破帽下的蹇驴随金鞍而行。隔着花草和流水,偶尔见到美人,只能远远欣赏她的身姿。醉意朦胧中回到草屋底,才相信人间真的有西施。难道你没见过孟光提着酒杯与眉毛齐平,何曾因背影而伤春啼哭?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黄州期间,受到美人画的启发,表达他对美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考。诗中展示了春日的悠长以及深宫中美人的孤寂。
《续丽人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深宫中的美景与美人,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赞美与对孤独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美人的清醒、画工的意图、以及诗人自身的思考,层层递进,情感逐渐深化。诗中“隔花临水时一见”一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无奈,仿佛欲言又止,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诗的最后,提到孟光的典故,既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爱情与孤独的深刻反思,情感细腻而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美人、春天和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与对孤独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家是谁?
A. 李公麟
B. 周昉
C. 杜甫
D. 苏轼
“隔花临水时一见”中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A. 近距离观察
B. 远远欣赏
C. 亲密接触
D. 追逐玩耍
孟光的典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孤独
B. 和谐美满的爱情
C. 生活的艰辛
D. 对美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