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26
梦扬州·晚云收
作者: 秦观 〔宋代〕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傍晚的云彩散去,柳塘的烟雨刚刚停息。燕子还没有归来,令人感到一阵阵清寒,仿佛已经是秋天。小栏杆外,东风轻柔,透过绣帷飘来蜜花的香气。江南遥远,我的人在哪里,鹧鸪的啼鸣打破了春天的愁绪。长久以来,我常常陪伴燕子游玩,喝酒赏歌,缠绕在美丽的锦缎之中。为了花而酗酒,这十年究竟是因为什么而留下。醉酒归来,轻轻拂面而过,望向翠绿的楼阁,帘子卷起金色的钩子。美好的聚会却被阻隔,离情正渐渐交织,频频做梦回到扬州。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多描写离愁别绪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梦扬州·晚云收》创作于秦观的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该词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乡扬州的思念。
《梦扬州·晚云收》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展现了秦观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开篇以“晚云收”引入,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随后“柳塘烟雨初休”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细腻气候,描绘出一个柔和而诗意的晚景。
词中“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则通过燕子的迟归,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其未归让人感受到春意的渐行渐远,秋天的来临似乎预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此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花香,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鹧鸪的鸣叫仿佛在唤醒他内心深处的愁苦,令人感到惆怅与孤独。词中提到的往昔游玩与饮酒的场景,展现了青春的欢愉与如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词在美丽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之间游走,展现出秦观对故乡的眷恋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表达了对故乡扬州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恻恻清寒如秋”中的“恻恻”是什么意思?
A. 轻柔
B. 凄凉
C. 温暖
D. 明亮
“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中的“鹧鸪”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快乐
B. 离别的痛苦
C. 家乡的思念
D. 自由的生活
诗中“醉鞭拂面归来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