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4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5:56
藤溪怀古
作者: 鲍若虚 〔宋代〕
小桥流水去茫茫,
隔岸何人在一方。
传道荆公曾晓渡,
天风吹落五更霜。
小桥和流水在远方延伸,
对岸的人不知在哪里。
据说荆公曾在此渡过,
天风吹落了五更的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鲍若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古代历史的追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追溯,诗人以藤溪为背景,寄托了对历史人物和往事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重视。
《藤溪怀古》通过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观,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朦胧而又遥远的古代情境。诗中“隔岸何人在一方”的设问,似乎在探寻历史的回声,表达了对过往人物的怀念。荆公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渡过之地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历史的轮回和人们对英雄事迹的追思。而“天风吹落五更霜”,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清冷的孤独感,仿佛在提醒我们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结合历史与自然,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古之情,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荆公”是谁?
a) 曹操
b) 荆轲
c) 李白
答案:b
“小桥流水去茫茫”中“茫茫”形容的是:
a) 远方景物的清晰
b) 广阔无边的景象
c) 人群的喧嚣
答案:b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a) 幸福
b) 哀愁
c) 兴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